在總統政見發表會和辯論會後,看這本書特別有感。總統參選人政見發表會不談政見,用一堆假數據假消息批評對手,用嘲諷回答新聞媒體的提問,讓人眼花撩亂的低俗舉止,和不堪入耳的低俗話語,卻獲得大批民眾盲目的支持,到底是為什麼?
這樣的現象不只在台灣,看看美國的川普、烏克蘭的佛拉迪米爾,靠著誇張的綜藝表演,強化人民對立、背離公平正義的訴求,卻大舉贏得了選舉,但這依然是民主,要討論的是到底人民如何認清這些政治人物。
**
民粹領袖往往也宣稱出自庶民。
他們的失言缺陷被美化為真性情;
那些引起爭議的謀畫舉止,恰好顯視他們敢說敢做的卓爾不群;
缺乏經驗則證明了他們不屬於菁英的腐敗圈子,和人民站在同一陣線。
然而這一切卻是集體陷溺的謊言。
民粹領袖善於操弄話術,只要切合人們的經驗與情感,假新聞抑或事實真相都不再重要。
大眾集體自戀的年代,每個人自認中立清醒,隨著選舉來到,又成了眾國皆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