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去年暑假開始接觸子彈筆記,也是看各種影片,可是發現太多都是以手繪美編為主,因此我曾經有中斷期,因為要花太多時間美編子彈筆記。
直到我發現這本書,我又再次砍掉重練子彈筆記規則,就發現原來子彈筆記沒有規則,只有自己的規則,因此我一開始只做簡單的行事曆,做了2、3個月後,又接觸了一本書「要忙就要忙得有意義」,因此在子彈筆記加上行程表規劃,也是花了2、3個月才養成這個習慣,在這過程發現太多計畫跟不上變化,導致很常變更計畫內容。
在書群就有書友推薦「成功最關鍵的事,管控不如預期」,因此花了時間執行書中的技巧,花了大概快半年才養成幾個習慣。
加上老師鼓勵我自己辦講座,因此我在11、12月結合了這本書跟「成功最關鍵的事 管控不如預期」、「要忙就要忙得有意義」在學校開了一個月的講座。
而在這4場講座,成員的子彈筆記的發展都超乎我的預期,本來以為大概有個行事曆就好,可是大家都發展出自己的習慣追蹤、行事曆、課堂筆記、私人與公事行事曆、感恩清單、慾望清單還有很多在「子彈筆記術」這本上沒有的東西。
因此我很慶幸,我沒有給他們看什麼子彈筆記美編影片,而是一直強調沒有絕對規格,就是照自己風格做,因此成員們在第2、3週就漸漸有個自己風格。
成員們也在子彈筆記裡察覺到生活上的什麼事情對自己的優先順序,甚至學會在生活上的事物有所取捨,也有對手機使用時間有所要求,更重要的是察覺時間的感受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