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段野性而美麗的台灣開拓史詩,一部磅礴壯闊的福爾摩沙大河小說」
書中以三個角色的視角敘述著一篇篇他們眼中的台灣,分別是16歲的荷蘭少女瑪利婭、平埔族西拉雅女子烏瑪及漳州人陳澤。這本書有足夠的空間探討我們所認知的鄭成功的不同面貌,他為人稱頌的光明面身後不為人知的陰影,是本要看很久的書(哭)
很特別的是也許是因為作者身為醫生,所以整本書的歷史文化細節非常詳盡豐富,好像同時在閱讀一本台灣史,在眾多以歷史改編成的小說裡少有同時描繪三個種族的,這是三族共同寫下的時代故事。
摘錄一段我所不知道的原住民文化:
「尤羅伯巡視各個部落解釋合約內容時,同時也勸誡族人們丟棄原來的信仰而歸信基督教,但只有新港社願意丟棄神偶。他發現,宗教對於原住民的影響是非常深刻的;原住民是否接受宗教,不是基於宗教的理念或善意,反而是非常功利取向的,例如是否能讓漁獵、稻作豐收等。尤羅伯深思,基督教不能建立在如此淺薄的基礎上,於是決意建立學校,讓原住民族人自孩童開始接受基督教的宗教教育,如此建立起來的教會才有永久穩固的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