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稱為台灣天才IT大臣的唐鳳,在受訪時提到的番茄工作法,本以為番茄工作法是很新的東西,沒想到很多名人早就行之有年。
番茄工作法由作者Francesco Cirillo在1980年末期,為了消除準備學校考試的焦慮,透過廚房裡常見的番茄形狀的料理定時器,讓自己專心地念兩分鐘的書,還享受到前所未有的平靜。作者以此為契機研究番茄鐘,改善了自己的讀書方法,
並以此持續改進,在1992年制定出番茄工作法。
番茄工作法以25分鐘工作和5分鐘休息共30分鐘為一個番茄鐘
,且番茄鐘不可分割,不會有四分之一個番茄鐘或半個番茄鐘。每完成四個番茄工作鐘,必須進行一次15~30分鐘的長休息,一件事情若是超過五到七個番茄鐘,則需要把它拆分成數個小事項。
乍看之下沒有運用什麼特別的方法,但透過番茄工作法把工作項目設定成一個一個番茄鐘,我們就能專注在眼前的工作
,減少我們對時間的焦慮,讓我們以不同方式看待時間,
把時間流逝轉變成正向的壓力,不僅提升我們對事情的專注度,也刺激我們發揮好的表現。
我認為番茄工作法就是讓我們了解目標,並在時間內專注地完成它,像今年因為新冠病毒疫情影響,被迫在家工作的人增加了不少,在家上班比在辦公室上班的誘惑多了不少,想要維持過去的效率,就很適合使用番茄工作法。
當然番茄工作法是個概念,每個人可以依照自己的方法去做調整,不一定要工作25分鐘休息5分鐘,在現今講求快步調及多工的職場環境,找出適合自己步調的方式,搭配番茄工作法,好好享受完成目標的過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