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把人區分為“索取者”、“給予者”、“互利者”,作者分析幾位事業成功者其特質,無非是“慷慨”兩字,只要秉持慷慨的原則與人互動,獎勵自會隨之而來。
但作者又分析如果給予者毫無底線,就容易成為別人的墊腳石,所以作者推崇是利人利己的給予者,這個做法和互利者有點類似,但作者認為利人利己的給予者是在意自己也在意別人利益,而在面對不同人有不同互動模式,這部分蠻吃經驗的。
最後作者提到“如果我們在談判桌上同情對手,把重點放早在對方的情緒和感覺,就可能有退讓太多的風險;但若我們以對方觀點思考,思考他們的想法和利益為何,就比較容易達成使對方滿意自己也不受委屈的決議”,這個就談判技巧建議很有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