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12-28

垃圾場長大的自學人生:從社會邊緣到劍橋博士的震撼教育 BY 貳團 解佳融

<垃圾場長大的自學人生> 泰拉.維斯托 ⠀⠀⠀⠀⠀ ⠀⠀⠀ ⠀⠀ ⠀⠀⠀ ⠀⠀⠀ ⠀⠀

聽聞這本大名已久,我很需要被激勵,就借了這本很厚實的自傳來看。沒想到在書的第一部就先被寫實又充滿細節的嚴重頭部外傷、燒傷、砍傷嚇到失眠。😰
⠀⠀ ⠀⠀ ⠀⠀⠀ ⠀⠀
國外各大書評📓都說這本書前段令人肝腸寸斷,後半又能激勵人心。所以我一直鼓勵自己再看下去:「妳就快被激勵到了」……結果「第二部」說到作者進入新生活----楊百翰大學的部份時,在家的父親又嚴重燒傷,作者描寫父親下巴的軟組織、父親的手…,啊看了真是五內發顫。 ⠀⠀⠀ ⠀⠀⠀ ⠀⠀ ⠀⠀ ⠀⠀⠀⠀⠀
⠀⠀ 「第三部」作者進到牛津大學,這時原生家庭的夢魔還是沒停止糾纏,整個閱讀過程非常非常的不舒服可是又忍不住捧著書一路看到底,看完了突然想問自己:「妳到底是看了什麼?」因為不但沒被激勵到還大受打擊啊啊。 💔⠀⠀⠀⠀⠀ ⠀⠀⠀⠀⠀ ⠀⠀⠀ ⠀⠀⠀
⠀⠀ ⠀⠀⠀ ⠀⠀⠀ ⠀⠀
好啦,節錄一些陽光🌞的片段,作者閱讀受到啟蒙的部分蠻振奮人心:「我將書抱回房間繼續看,我好愛瑪莉.沃斯東克拉夫特慷慨激昂的筆調……我覺得熱血衝上腦門,腎上腺素激增,因為我知道眼前有無限可能,看到未知疆界在我眼前展開……」🌹 ⠀⠀⠀ ⠀⠀⠀ ⠀⠀ ⠀⠀⠀⠀⠀ ⠀⠀⠀⠀
⠀⠀ ⠀⠀ ⠀⠀⠀ ⠀⠀⠀ ⠀ 「他們看到特雷維溫泉不會噤聲不語,看到羅馬競技場部會沉默以對。相反地,當我們在古蹟當中穿梭時,他們激烈討論哲學,討論霍布斯和笛卡兒、討論亞奎納和馬基維利。他們與這些古蹟之間有種共存關係,他們在這裡激辯,拒絕將之當成遺物神話、膜拜,反而讓古蹟得到新生。」⠀⠀ ⠀⠀⠀ ⠀⠀⠀ ⠀⠀⠀⠀⠀ ⠀⠀
這讓我相到陳茻老師在華文朗讀節演講所說的:「經典就像小動物,如果後人沒有繼續闡釋它,那那個經典就死了。」🐿 ⠀⠀⠀⠀⠀
⠀⠀ ⠀⠀ ⠀⠀
⠀ (語無倫次的心得充分反應我看完此書的心情)🐣 ,老實說不推薦這本書😂⠀⠀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