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世界沒有天生的天才,都是許多因素與訓練出來的,只是他們以很魔術般的方式(或大眾無視),消失在大眾的眼皮底下努力著。
但這不代表他們是單純仰賴天份一路成為大師,許多的傳說都有跡可尋,人們總絕望的把天才與平常人徹底的隔開,認為那是越不可及的界線。
作者從莫札特、富蘭克林、大小威等等菁英們的學習過程中拆解那些天才的祕密,說穿了,天才們的努力比常人更甚,但他們可不認為自己是靠天份才如此成功,
目前的三分球紀錄保持人Ray Allen曾反駁人們認為他的三分球是上天賜予的禮物,卻忘了他的投射能力是經歷刻苦練習才達到這樣的成就,
事實上他在高中時還沒開發這項技能,從原本的低位單打到三分線,那一路的心路歷程只有他自己知道,
他說:『成為冠軍贏家就是做著那些人們沒有看見的無聊舊習慣,那些贏家所比的只是誰最早來體育館練球與誰最晚離開。』人們口中的天才語落,現在,你還相信神話嘛?
書中做了很多實驗(以及真實案例)去驗證刻意練習所帶來的差異與成效,關鍵核心就在於【心智表徵】,它是工具,
每個要從平凡走向專家、再邁向大師的人都需要它,但不同領域所需要的心智表徵不盡相同,作者會在書中分析那些菁英如何使用心智表徵卓越超群,
然而這種核心工具的作用,異於傳統的學習方式,是著重於技能的運用並精進,
先預設具體目標,細分成多個階段去進行→過程中有所調整並改善缺失→成長→失敗→調整→再次進行,
這樣一直生生不息的循環,簡言之它就是一套使讓人學習快速有效率的方法,而我們與那些高手的差距,其實也就在此工具的質與量差距。
心智表徵的質量越好,處理資訊的速度越快,吸收越高效;舉個書本外的例子:
(饕餮:羊面人身→傳說龍生九子之一、縉雲氏之子→貪於飲食,冒於貨賄為古代四凶→日後貪食者被稱作老饕),
在剛接觸這二個字是,是一個陌生的資料,但藉由故事與形象的典故去記憶,日後看到饕餮二字就有了一大堆的訊息,
就這是一組心智表徵,從資料→資訊→知識→心智表徵,藉由這樣的方式去架構起來一個個的工具,
舉凡生活、工作與人生種種的所言所行,都是需要心智表徵去建立起來的,可以說它一直在我們身旁,只是我們沒發覺、不知如何運用在目標上罷了。
作者很期望未來的各個領域都因實行刻意練習這個理論而成長發展,他揭開了學習與智商的盲點(有些天才其實比你笨),
很適合想學習精進自己的人去看,以下是我覺得閱讀本書的重點項目(這也是一種心智表徵),給即將翻開的人,記得這些部份要留意:
(1)心智表徵的使用與傳統學習法的差別?
(2)心智表徵的流程與必要細節
(3)計乘車司機大腦的海馬迴為什麼比一般人大?
(4)醫生利用心智表徵所產生的結果(尤其是掛急診的案例)
(5)作者對於著作異數一萬個小時理論的反駁論點
(6)關於孩子幼年萌芽興趣到培養成專家的過程(有小孩的可以參考參考)
(7)有關自學自力的心智表徵方法(富蘭克林的部份)
(8)不再進步時的學習階段如何突破?
(9)莫札特真有那麼神?那些天才做了什麼成了天才?
(10)人們對於孩童時期有無天份的後續差別待遇與影響(這部份我覺得值得省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