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道這本書已經很久了,但真正對它感興趣是記憶中,美劇「六人行」有一集,喬依和瑞秋互相交換讀物,瑞秋看的是鬼店,而喬依拿到的便是這本小婦人,原本喬依覺得這是給小孩子或女人看的,怎料他越看越入迷,還為了其中某個橋段心碎。
書的故事發生在一個家道中落的馬爾屈,由於父親志願從軍當軍醫,因此便由馬爾屈夫人和膝下四個女兒努力支撐著家計。四個女兒個性迥異,老大瑪格行事穩重,但是惦記著過往家庭的富裕,對上流社會的生活頗為嚮往;老二喬個性像男孩子,勇敢且有文學創造力,但是脾氣浮躁;老三貝絲生性極為害羞,不太敢和陌生人相處,但總是默默付出,對人非常體貼,喜歡音樂;老四艾美最注重形象,喜歡咬文嚼字,擅長畫畫。四名小孩除了艾美尚在就學外,都要分攤家計,工作賺錢。
書中透過這四名小孩在生活上的遭遇,體驗出種種美德的可貴。雖然名為小婦人,但其實並非是要教育出三從四德的女性,相反的,這本十九世紀中旬的書,反而在性別意識上頗為先進,例如書中一開始,父親就是缺席的,擔起持家重任的就是這群女性,書中還有一位來自英國的友人,瞧不起在外拋頭露臉,擔任家庭教師的瑪格,但是書裡卻藉此讚揚美國欣賞獨立自主的女性,而對嬌生慣養的千金小姐跟富家少爺多有批評。整體來說,書中讚揚的美德並非針對女性,而是普世價值的傳統道德,例如:知足常樂、勤奮工作、助人為善等等。
大部分的故事都源於四個小孩性格上的弱點,常常一時抵抗不住誘惑走上偏路,等到嘗到苦果後,再由馬爾屈夫人開導,有幾篇讓我覺得很像小時候看的電視劇:我們這一班,只是把季老師的角色代換成馬爾屈夫人。作者擅於描寫角色之間的互動和生活的點點滴滴,使得這些庭訓聽起來不那麼八股。舉例而言,有一天艾美吵著喬要帶她出遊,但是喬嚴詞拒絕了,自尊向來頗高的艾美氣不過,竟然偷偷把喬寫了許久的手稿拿去燒掉,喬發現之後大發雷霆,艾美自知闖下大禍,一心想要道歉卻不被接受。此時,鄰居羅禮找喬出去溜冰,艾美也跟了出去,想趁喬心情好轉時請求原諒,溜冰途中,羅禮出聲警告要避開脆弱的冰層,喬覺得落在後面一截的艾美可能沒聽見,但氣頭上的她又不願意回頭提醒,結果艾美真的失足掉落了冰層之中。雖然最後艾美被及時救了起來,但喬也身陷愧疚之中,幸而母親跟她分享自身經驗,得知個性溫柔的母親也必須時常抵抗心中的怒火,喬也警醒自己更要時刻磨練自己的修養。
四個小孩是平凡人的寫照,不時會虛榮、懶惰、自卑,但也能適時發揮友愛、反省、堅強。書中用了一個宗教故事做為比喻,形容每個人出生就有沉重的包袱,唯有背著它千辛萬苦後,才能夠找到美好的天堂。這本書相當富有教育意義,以現代的眼光來看,沒有碰觸什麼尖銳或複雜的議題,大概會是許多父母心中適合親子共讀的佳作。馬爾屈一家雖然貧困但也充滿溫暖,看過作者阿爾科特的生平後,可以猜測書中帶有自傳性質,或許這是書中描寫內心感受如此真摯的原因吧。不過書中某些段落含有滿鮮明的宗教色彩,對某些人來說可能會無法接受,但我猜美國共和黨的支持者會很喜歡這本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