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1-22

跟家庭的傷說再見:與生命和解的故事療癒 BY 貳團 李大樺

最近社會上充斥著許多虐童的新聞,每當在看這些新聞的時候我總會不小心想到:「這些孩子,長大以後會不會有什麼陰影或傷痕呢?」不知道他們會因循父母的模式,也成為一個有暴力傾向的人;還是就信了父母的這種對待,誤會自己是一個不值得被愛的人?答案不管是哪一個都挺讓人無奈的。也因為這樣,所以某一次看到這本書時,就念念不忘這個書名,被最近的社會新聞催化,就找了這本書來看。
  或許是作者志建老師本身也是一個有過不愉快童年經歷的人,所以整本書的立場較偏向孩子。這讓身為孩子的人,可以從這本書中得到解脫,尤其是那些曾經被父母深深傷害過,卻又深愛著父母而不敢承認怨恨而自我否定的孩子。因為終於有人跟他們說:不愛父母、不被父母愛,原來不是我的錯了!
  我總是覺得,孩子的愛比父母更真實和真摯,孩子愛父母也比父母愛上孩子來的早、來得深。就算世界上存在著不一定愛自己孩子的父母,但每個孩子一定都先愛著父母。即便隨著生長環境的磨難,大了的孩子已磨光對父母的愛,甚至有可能會忘了或否定自己愛過父母,但每個孩子都還是先開啟了這份親子之愛。一個孩子他出生時是如此的單純、單一,他的眼中只有抱著他、養育他的那人,他只能依戀、依賴他們。或許當我們還在媽媽肚子中時,在父母親愛上我們之前,我們就已經先深愛著父母了。
  不知是時代的影響還是因網路資訊太過普及的關係,這些年,總覺得不知為何看到了越來越多荒誕的對於父母加諸在孩子身上的暴行。就算不是像社會新聞中那麼惡劣的雙親,正常的家庭下,父母的所言所行都有可能傷害、刺傷著小孩。《跟家庭的傷說再見》這本書,用身為孩子的角度看,會得到釋放和對自己的諒解;用身為家長的角度看,會驚覺自己是否在不知不覺的時候,也用了一樣的模式傷害了自己的孩子。因為是走過來的經驗、體悟,所以整本書寫得很真摯動人,卻也有著溫柔的理智,讓曾因在家庭受過傷的人可以在真摯中感到被同理;卻也能在溫柔的理智中被帶領出來那個家庭的傷害陷阱。真心推薦給任何一個在心中有著家庭的傷痕的人,希望大家都能把自己「認回來」,再不要因為家庭的不可抗之原因否定、虧待自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