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3-01

人生勝利聖經:向100位世界強者學習健康、財富和人生智慧 BY 壹團 Peter Chen

關於健康、財富、智慧的一本書。作者訪問了一百位所謂的成功人士,讓他們談談人生過得更好更有意義的秘訣。他將其分為三大部分,讀者可以取自己覺得受用且適合自己執行的方法來試試,改變就從一點點開始!當中也有許多小故事能讓人有所啟發,也有許多激勵自己的名言錦句,以下是一些內容的摘要整理:

關於財富:
有太多金錢的損失來自於投資人試圖預測修正,而這筆損失遠多於來自修正本身。--彼得林區

投資的目標向來很簡單:藉由分配資源(如金錢、時間和精力)提升生活品質。

在談條件時要問自己:我能不能別拿近利,而是放眼長期累積可能非常可觀的分紅?有甚麼東西在五到十年後會變得很有價值?

如果關鍵是掌握更多資訊,我們都是億萬富翁啦。

最好的計畫,就是你能夠修正的計畫。

在生活中盡量打破自動冒出來的直覺反應,而是慢慢思考。

如果你想出類拔萃,那有兩條路:第一,在某件事上成為頂尖;第二,在三件事上成為非常厲害的前25%的人。

致富不是靠白天的工作,是靠晚上的苦功。

直覺式投資:你覺得它們能稱霸市場嗎?在接下來三年持續成長嗎?
我在評估一個新產品時,會挑出其中創新的特點(而不是所有特點),全面檢視這些特點會對使用者的情緒有甚麼影響,然後再思考這些特點會如何逐漸演進。

別執迷先前高檔股價。(如「我等股價漲回X元就賣掉的話」)

「要嘛全壘打、要嘛賠掉」的投資,通常都會全賠掉。如果你是為人生投資,那就別急。投資時機往往勝過投資技術。

如果你研究我的戰術,就會掉進我的戰局。

關於智慧:
「第一原則是你絕對別騙自己,也別當最好騙的人。」--理查費曼。

人生的高低取決於提問的好壞。

自由的走錯路,好過被綁著走對路。

不凡來自平凡的起步,來自看似枯燥無趣的苦功。

重點不是點子,而是讓點子成真。

如果你只是尋找過去的模式,你走不了多遠。

巨大的成功與失敗只以一線之隔,雖然我們不太願意承認,但時機與其他不可控制因素影響很大。

如果無法衡量,也就無法進步。

瞎忙是一種懶惰,是思想上的懶惰,是行動上的盲目。

我們多數人對太多事情說「好」,結果攬了一大堆沒意思的瑣事,把時間塞得滿滿滿。結果當一個會讓你說:「靠,我要」的東西出現了,你卻沒時間留給他。

答應做更少事才能做更多重要的事情。

說「不」的優點:減少猶豫不決,減少大傷腦筋,空出很多頻寬給創意、閱讀、重訓、和各種實驗。

要真正體驗光明就得先見到黑暗。如果你保護自己不去接觸黑暗的一面,就無法充分欣賞並體會生命的美。

勇氣需要練習,是一種你需要建立的能力。

生命會依著勇氣退縮或擴展。--anais nin

多數人寧願選擇不快樂,也不選擇不確定。行動不總會帶來快樂,但沒有行動一定不會快樂。

如果能有別種解釋,就別推給惡意。應該是柯林頓吧,每次碰到有人心情不好,他會問:『那人有睡覺嗎?有吃東西嗎?有別人抱一抱他嗎?』就是這幾個簡單的問題。我們顧小寶寶的時候,要是小寶寶又哭又鬧,我們不太會認為『小貝比在找砸碴嗎?』或『寶寶想惡搞我吧』。」

別怪別人沒有完全了解你,首先,我們自己就不了解自己。就算我們了解自己好了,要把這個訊息傳達給別人也非常困難。所以如果覺得別人沒有完全了解我們,為此火大或鬱悶,真是很不成熟。

如果他們沒在講理,你也無法用道理說服他們。

想取悅所有人會帶來平庸,你會避開艱難的決定,不去質疑那些需要被質疑的人。

讚美要具體,批評要概括。--巴菲特

慾望是你跟自己訂的合約,讓你必須得到想要的東西才會快樂。

如果你依據「新聞」提倡的方式來吃喝、投資與思考,最後你會在營養、財務和道德上破產。

從一個老太太那邊學到的啟示。她十六歲時給了一個猶太人一碗湯,這在當時是死刑,所以她被送到奧斯威辛集中營。「她說:『格林,正義不會從天而降。他們只是拒絕像其他人翻過那條界線。』這是我們所有人該做的,我們該了解我們的原則而非利益。當世界翻過那條界線,我仍秉持原則不移。無論別人跟我們相同或不同,無論別人的宗教跟我一樣不一樣,我都以愛和尊重對待他們。」

認同對理性的崇敬,勝過基於恐懼的盲信。

榮耀屬於真正上競技場的人,他的臉沾滿泥土與汗水,鮮血淋漓,但仍英勇奮戰,犯著錯,失敗一遍又一遍,因為所有奮戰必伴隨犯錯與不足。

問問自己,當我有機會時,我是否選擇勇敢而非舒適?

人生不是等待暴風雨過去,而是學會在雨中跳舞。

(關於健康的部分,太多專有名詞,我還在慢慢努力消化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