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2-14

怦然心動的人生整理魔法:實踐篇‧解惑篇(2) BY 壹團 CH

之前看過近藤麻理會的怦然心動系列的第一集,就想說趁勝追擊趕快跟圖書館預約第二集來看。可是說實在的,因為最近看實在太多跟斷捨離、極簡生活的書,這本書反倒沒那麼令人驚艷;再加上這類的書通常以指導、教條的方式來行文,看多了其實也會慢慢麻木。所以說,這類書籍的前幾本閱讀經驗是很重要的。挑到好書的話,讀個兩、三本,其實任督二脈就通了,剩下的就只是大量的觀念重複。

回到這本書上,可以感覺近藤的主張其實有趨於溫和一些。在第一集的怦然心動裡,她主張令人怦然心動的物品是唯一的去留準則(我簡稱「怦然原則」),可是在這本書裡,她認為還是要慎重考慮自己想過怎樣的「理想生活」(p.66),然後配合著這個理想生活的圖景,來採用怦然原則。從這樣的角度來看,一昧地斷捨離,顯然不會是近藤的主張,所以也能慢慢看出近藤跟其他斷捨離作者的不同。此外,近藤也提到關於那些佔據幾乎快一半個人物品數量的「不心動卻必要」的物品該怎麼處理的問題。她認為這些物品「即使只有實用性,只要是有助於維持自己日常生活的物品就會讓你有『怦然心動』的感覺」(p.33),因此,她還是主張怦然原則是可以應用在這些物品上,只是時間要花得久一些罷了。

這本書的中間章節超過半本書的內容,都是在談實踐的部份。特別是有手繪圖,多少也算是彌補了第一集裡只有文字描述的整理法。可惜的是,這部分有談到一些陰陽五行的物品分類原則(例如p.144),比較不和我個人口味XDD。最後一章算是精神喊話,跟第一集一樣,可是這部分還是不由得佩服近藤惜物愛物的心態,也就是把所有物品都當成是有生命般的東西來對待。實際怎麼對待、作法,或許每個人有不同見解(例如近藤認為布娃娃有靈魂、眼神具有能量,丟去時要灑鹽淨化之類的),但是心態應該都是一樣的。p.261裡,近藤說道「物品就是自己的分身」,所以把物品留著,就是把一部份的精力分給物品,不好好保養、使用,其實就跟不善待自己是一樣的。最後用近藤的結語來總結:「整理不是要否定過去,而是為了認同現在」(p.262)。就這樣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