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2-06

連卡內基也佩服的7堂超溫暖說話課:為何辯才無礙很吃虧?因為要贏得感情,你得輸點道理! BY 貳團 Della Lee

這是一本日本人寫的書,有關說話藝術,在圖書館是要排隊的熱門書。

善用順序:試著以肯定句做開場白,例如:這道菜真的很好吃,不過餐具若能換一下會更好,相較於餐具很沒格調,但菜很好吃來的微婉,我是覺得負面的評價若沒能帶來好處,連說都不必了。

善用動詞:不要問對方選擇這個好嗎?直接說,我們就選這個吧,就是這個了,而主管先動起來也會影響部屬一起行動,不過我覺得這點前提是意識到自己在團體的影響力到什麼程度,總不好一個新人菜鳥來主張重要決策吧,不像其他秘訣場景萬用,很挑情境的一點。

動機的包裝:動機1.0是指為了生存而行動,動機2.0是為了報酬和利益而行動,動機3.0是為了自我實現而行動,先了解對方的價值觀再出忠言,避免說出沒飯吃?那就吃肉吧或請大家做功德等不符實際的話。

善用球型組織:比起金字塔層級,球型組織更適合現代,平行意識抬頭,球型組織是指依工作性質輪動,由最適合的人擔任領導者,用於舉辦慶典活動等,有點像活動召集人的概念。

遇到話不投機甚至厭惡的人,閃避鋒芒就是贏家,你不需扮演黑臉指出他的錯誤,自有別人會做這事。

聊天對象分性別、年齡:與女性談話時,只要傾聽,別試圖為他解決問題,當男性做了自認為了不起的事時一定要誇獎他,對自尊高的老人說話要像秘書,例如您應該不需要我的幫忙,但還是可以參考看看,能為您服務是我的榮幸,他有興趣再說下去,而非直截了當的說他需要這個那個,因為他沒有這個那個的,對前輩說話則忌諱問了人家年紀,回一句好年輕啊,要將他們視為獨立個體,聊聊他們有何看法。

抽鬼牌技巧:想與初次見面的人儘快熟識,可使用抽鬼牌的技巧,將有關出生地、職業、運動、興趣、想法、品味、共同想法等做提問,促進交流,也就是設法找出共通點好攀親帶故。

說話跟做事一樣,只做到七、八分滿,不要隨便掀底牌,保持神秘感,給人意猶未盡的想像空間。

男孩子若是過於頻繁的表達愛意,會讓對方有負擔,作者認為應該持續寫明信片給她,寫些微不足道的小事,例如天氣很好、最近那部電影好看、中午吃了什麼,久了便會產生化學效應。但他也說,現在不流行明信片了,社群網站當道,就改用社群網站。看到這,我覺得是本書最不合時宜的內容了,男生千萬別學。

前來聆聽商品說明的客人雖都是有興趣,但具體來意可能不同,有人為商品品質而來,有人把使用感、便宜、專家名人背書列為考量,用心體會這些人的差異,斟酌所講的話,可以適時詢問是在哪裡看到我們商品資訊的啊,客人可能會說朋友推薦的啦,或是路過進來看看。另外,推銷商品要幽默風趣,適時結合知識和產品優勢。

消費者大致分成三類:
1.重視人際關係。
2.重視權威、權力、地位。
3.重視cp值。
第一種人應該就是常抱怨店家服務不周,甚至還貼上網公審的人,應對這種消費者,要建立信賴,打從心底喜歡他(這邊寫得太不切實際,至少假裝喜歡他),別人也都買這產品也是很好的說服理由。第二種人則對他說產品有什麼專利認證、皇家御用等等的理由。第三種人很重視價格,因此只講重點,甚至透過比較來說服產品值得購買,成功的推銷員本身也是敏銳的觀察者。

有一種作者稱為雙面溝通的方式可以表達自己,即是講反話,透過語氣、表情的矛盾微婉告知對方想法。舉例來說,你就試試看吧這句話,到底意指我相信你,會支持你,就放膽去做還是既然你都那麼堅持了,反正失敗我又不用負責,就試試吧?這只能透過觀察來認定。

不知是不是作者是日本人的關係,有些話好像連續劇台詞,日常不會那樣說話,例如鼓勵對方擁有夢想你得說,你跟未來有何約定?同樣經典的還有,借給我力量吧!你背叛的是夢想還是你自己?為朋友打氣你得說,不努力也沒關係,忠於自我就好。萬一他當真呢?根本是反正失敗我也不用負責的心態,把不成功也沒關係講成不努力也沒關係似乎有點怪怪的。

在推銷商品時,常用的手段是讓自己掌握核心決定權,讓對方掌握細節,所以作者會說,這部分就這樣決定了,好嗎?既然您已經決定購買了,請問要刷卡還是付現?不過作者也說這有些剁剁逼人。

吸引貴人對你伸出援手,你得說,這不算公事,算是我的私人請託。我會覺得,這句話很慎重的,不可常用,且大前提是對方真的是貴人,對他有所請託及回禮能夠延續以後的互動,但若是遭到職場上刁難、不順之類的想快速了事而說這句話,恐會讓某些人心生施人點滴,要你湧泉相報的期待。

當與人意見分歧,執行其中一種方案結果卻不佳時,千萬不能說,看吧!我早就跟你說過另一個方法比較好,絕對不能用事後諸葛的方式批評,會傷及感情及影響日後的合作。

開會時每個人都認為自己是對的,但最好學習先對他人想法表示認同,有時並不像柯南所言,真相只有一個!最好的方法未必是採用某個方案,也可能是活用兩個方案。

這本書我比較受益的部分就是做事、說話七八分滿、推銷的篇章,還有慎言部分,我小時候比較常失言,常常話沒經大腦就說出口,後隨著年齡增長慢慢學習,覺得好好說話真的能讓自己工作及交際上都很順利,就算不會說話,至少別說錯話。有人會說自己講話本來就很直接,在別人眼中就叫做白目啊(然後好像還有點驕傲),這時我都很想問如果忠於自我會對自己不利,那你還堅持自我嗎?

讀這本書說真的收穫不多,它比較偏說話藝術,而這類型書我比較喜歡看心理學的,最好還有分析的,本書內容算是中規中矩,不會讓人特別驚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