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就是在討論一個問題:為什麼是歐亞大陸的人征服並統治了美洲、非洲和澳洲等地?為什麼總是白人能侵略殖民並奴役黑人?難道白人天生比較聰明?黑人就比較笨?究竟這其中有什麼發展上差異?書名雖為槍炮、病菌與鋼鐵,但那只是影響的近因,而遠因就是作者在論述的:地理決定論。各族群的歷史,循著不同的軌跡展開。那是環境造成的,而非生物差異。也就是在如此的地理先決條件下,該地區的歷史發展受制於地形、氣候、動植物等等影響,就決定了此地區未來的樣貌。
一個種族的興起很重要的因素就是糧食生產業的誕生,從七百萬年前,我們始終過著狩獵採集的生活,開始從事農耕之後糧食增加,也開始定居,人口密度也隨之增加,更可養活更多人,供養不事生產的專業人士,如君王、官僚、工藝家、軍人等等,往更多元的社會發展。反觀狩獵採集族群,一天到晚只能為了填飽肚子而奔波,亦因為要不斷移動的關係而無法屯糧,人口也因此無法提升,更別說從事生產食物以外的工作。因此差異就顯示出來,不適農業的地區族群注定不強,由農耕族群漸漸併吞掉狩獵採集族群。然而,是否能從事糧食生產的地區,也受到地理的影響,如氣候、緯度、能馴化的可食植物、能馴化的大型哺乳類動物、地形等等的影響。沒想到大型哺乳類動物對農業很重要,馴化後利用獸力來從事農耕,比起用人力還要有效率多了。
作者指出歐亞大陸有著得天獨厚的生物資源,可供馴化的動植物多於其他各洲,同時地理軸線的影響,如歐亞大陸的地理軸線是東西向,美洲和非洲卻是南北向,而,歐亞在傳播技術或採借的過程相較於南北向要容易得多,因為緯度向同,同時傳遞的過程又無嚴峻地形影響,反觀美洲由北美往南美傳播時,遇到中美洲巴拿馬那樣狹小地形的阻礙,又或者非洲傳播時有著撒哈拉沙漠阻隔,因此困難重重。所以歐亞大陸的發展,硬是比其他各洲快速且強盛,並且還有餘力去侵略各大洲。
看本書時,本身地理有點弱,通常需要搭配google map才能了解作者講述的地理位置,因此也增加了不少地理知識。此外,對人類如何演化以及在各大洲如何移動,為什麼是智人幹掉了尼安德塔人,成為現在我們人類的最終型態,這方面我也上網查資料花了我不少時間。由於本書於1997年出版,部分考古學現今都有重大發現或突破,所以資料有點過時,比方說作者表示智人和尼安德塔人不曾混血,但是現在有科學家指出我們都留有尼安德塔人的DNA。最後,有時候真的看不太懂譯者所翻譯的名詞,是個人覺得較為可惜的地方。
題外話,有本書叫做【國家為什麼會失敗:權力、富裕與貧困的根源】,是在說不贊成的【槍炮、病菌與鋼鐵】地理決定論,有機會再找來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