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8-04

醫道同源:當老莊遇見黃帝內經 BY 壹團 林宗傑(大宗)

生活的背後是一種哲學,哲學的觀照是一種生活

外在的世界能折損你,也能養成你,沒有負面情緒不一定是因為萬事如意,而是開始能看透、能包容

重視自己的心靈與身體,心靜了,自由了,享受身為一個人可以擁有的情防、欲與愛,能因有情有欲而更加幸福,而不是因為有情有欲而害得自己片體鱗傷。

看看10年前自己的志願是否和現在相同,如果10年前的志願都跟現在不同,又怎麼有把握19年後會跟現在相同呢?那自己終其一生的目標又是什麼呢?

知足不是物質上的滿足,而是心靈上的不貪

過與不及,順勢而為,順其自然

感冒、風寒時喝薑湯能發散風寒,但若沒風寒天天喝過量,反而會發散過度讓免疫力更差

每個人對盡力的認知不同

如果連連最害怕的事都不再害怕,那世上就真的沒什麼好害怕了

會不會現在我們很怕的事情,有天覺得挺好玩的(小時後讀書討厭,長大反而很懷念那時光),又或者現在喜歡的,之後反而無感,那喜歡或討厭真的有一定嗎?

有時候看似清醒、覺醒,其實是在沈睡,人生如戲、如夢,如果抽離自己的角色,換個角色或許就會有完全不同的想法,開展不同的人生

不覺得別人是錯的,才能看清整個事情的真相,不自負才有成長的空間

順其自然不表示不能移動、不必選擇,什麼都是可以選擇的

重視衣著不是什麼可恥的事,因為它就貼著我們的身體,但另一種更高的境界是,粗茶淡飯、隨便穿都能感覺美好是一種由心而發因知足而常樂的境界

花時間和很多人應酬,四處周旋,是否有讓自己心情的安定,自己的體況的康健?

不斷向外追求經驗、知識時,是否記得內返的觀照自己?是否有靜下心好好聽聽內心深處的那個聲音

飛得更高更遠,或許很好,只是記得——不要失去自己的根本。

每個人每個階段認定的幸福都不同,或許未來回頭看,會覺得當時怎麼會這樣,那什麼才是最重要的呢?

當我們執著於追求某些東西時,往往忘了、或沒注意到,自己到底犧牲了什麼,有時追到了才發現,那並不是我們要的幸福

可以有期待,少點執著,順勢而為

沒有翅膀也能飛,事與願違,也能快樂!

如果沒有生大病,怎麼會懂得要愛惜身體

在追求目標的過程中,是否犧牲了身體的健康與心靈的平和

不向外求,不代表沒有需求,更著重向內追求

當我們在意什麼,就會去珍惜跟我們價值觀相近、聲氣得以相通的人

想要走到千里之外,就要從腳下踏出的這一步開始

春天不會永遠是春天,冬天也不會永遠留下來

沒有負面情緒不一定是因為萬事如意,而是能否看透、包容,讓心維持穩定。

衝過頭了,記得提醒自己,放慢腳步,讓心好好休息一下

不好的事情就像惡性腫瘤,我們只要把腫瘤割掉、治好,好的部分、健康的部分何必跟著砍掉呢?

在故事完成前,誰能知道那是喜劇或悲劇呢?

在自己有限的生命中到底什麼是「有用」,什麼又是大用呢

生命中很多東西或者學問,可以你可以覺得很有用,也可以覺得很沒用,在於怎麼去看,用什麼角度看,生命中發生的好事壞事也是如此。

我們都追求著幸福、安樂,如果投入越深反而越困苦,那這真的是我們想要的嗎,不妨停下好好思考,這追求對自己帶來了什麼,什麼樣的追求才是自己想要的。

或許無法保證永遠都平安順利,但即使遇到逆境仍然心理保持太平,那不管什麼境遇,都是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