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從大學開始就接觸股市,遇上萬點熱潮,曾歷經一年內賠掉一半資本,也曾因使用高槓桿期貨工具,一年暴賺十倍卻因為太過順利的交易、極度樂觀的心態,而在滿倉的狀態下,未如同往常買進避險賣權,在一夕間差點破產。在瀕臨破產邊緣,感受到槓桿的雙面刃威力,也將投資目標從追求高報酬轉變成一輩子都不要破產。在畢業後,因為沒有時間像學生一樣看盤,而將方法簡化,自創一套選股法,也是這本書的最大重點之一。書中作者引用歷史回測說明,價值股的績效勝過於成長股,且ROE長期會回歸平均,成長股並不會永遠高獲利。若建立夠分散的低價股組合,就不一定要針對組合中的個別公司或行業做分析 (葛拉漢菸屁股投資法)。所以作者主要採量化策略篩選公司,不做深入的質化分析,不單獨重壓,以分散投資的方式,買進多家低價、優質的股票,每年至少檢視一次財報。在公司發生重大利空事件時停損;本益比偏高或觀察技術線型停利。書中有詳細的篩選方式 ,也有提到利用杜邦分析拆解ROE,從利率和周轉率將公司簡單分類,說明不同類型的公司,如何賦予它相對不同的價值 (本益比)。買好的不如買得好,所以根據不同公司的營運好壞,也決定了我們是用多少價格買進,如一般的公司,就必須用極端低廉的價格買進 (一般ROE+低PE, PB),較優質的公司就可以用合理的價格買進 (高ROE+一般PE, PB)。以基本面選股,卻很特別地結合技術面決定出場時機。作者對於對於主動、被動的優缺點,很有自己的一套想法,而不完全偏頗。對於許多想要專職投資的人,也提出一些有用的看法與建議。
最後,用書中的條件大略篩選了一下,發現在現在這時間點,好像已經很難找到很多夠便宜又優質的股票了。另外如果依照書中方法,必須做到夠分散的投資,對於資金比較不足的人來說,為了要分散,反而可能會損失過高的手續費,所以作者也建議可以用分批低價買進高股息ETF (0056)來替代此主動選股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