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4-13

職人新經濟:手工精神的文藝復興,品味與消費文化的再造。 BY 貳團 Rae

雖然算是一本學術著作,但內容非常有趣,可以看到作者所觀察行業的一些內規及互動,某種程度上也很「實用」,讓你知道去這些潮店要怎麼入境隨俗,也就是怎麼裝逼,希望哪天有人針對台灣也寫出這麼有洞察力的消費文化觀察,我一定是手刀買來當天龍國居住指南哈哈哈。

英文書名的副標是:Old jobs in the new urban economy,作者選取四種舊時被認為是「低階、貧困」者所從事的勞動工作,即酒保、釀酒廠、理髮師、屠夫,透過田野調查,闡述這些工作如何因「雜食性消費者」及「高教育程度從業者」的出現,在現代城市中變成一種很「酷」的工作,並形成行業中自成一格的文化套路及文化展演方式。

以下大概簡述本書的架構:

書的前半部,作者分別描述了四種職業的日常及他的觀察,以扎根理論判定這四種勞動的哲學基礎;

後半部則使用分析歸納法 (疊代分析過程) 呈現跨職業分析,以四個面向來闡述:

1中產階級的孩子何以渴望勞動階級的工作:
這些舊時被視為藍領層級的工作,如今湧入大量受過高等教育的年輕人,作者解釋他們為何會受到這些工作的吸引而投入。
我個人覺得最普同性的解釋是:「有意義」的勞動及技藝是十分有魅力的職涯選擇,有時候動手做真的很療癒,
而在閱讀這章的時候,我一直想到「學做工」這本書,同樣都看似「落入」勞動階層的工作,一個是看破之下的無奈之舉,一個是追尋天命的探索之旅,只能說不管在哪個時代,擁有文化及社會資本從來都是勝利的一方。

2.科學與藝術:
看似創新的四個行業,如何各自擁有其樣板及科學性的基礎。

3.服務式教育:
這四種行業的興盛,是立足在都會雜食性消費者的出現上,所以這個行業如何和消費者互動,甚至如何「教育」消費者,讓他們認同或順服他們的經營理念,都有他一套展演方式在。
作者舉出的實例如:進入高級肉店,店員會依據消費者展現的面貌給出不同服務,但相同的地方是會給予比菜市場之類地方更多的烹調、肉品資訊,以體現他們家貴有貴的道理。

4.進門之後:
踏入這些行業的工作者的職涯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