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段時間軸,三個故事
日本的美術館想要辦亨利.盧梭的特展 (Henri Julien Félix Rousseau),於是想跟舉世聞名的紐約現代藝術博物館 (MMoA) 商借盧梭的大作「夢」。紐約現代美術館的研究部長提姆.布朗對出借畫作提出了特別的要求;同時,提姆的心思也回到17年前的夏天。
1983年的夏天,提姆還只是現代藝術博物館的研究助理,有天上班時收到從傳奇私人藝術收藏家拜勒發給 T. Brown 的邀請,前往瑞士鑑定一幅盧梭的畫作。雖然認為收件人是自己的頂頭上司研究部長湯姆.布朗,但對於盧梭的著迷與一窺私人收藏的引誘,提姆決定假扮老闆的身分,祕密地前往瑞士巴塞爾。
飛機抵達瑞士,經過宛如懸疑電影般的接送,收藏家拜勒的倉庫和傳說中的盧梭作品映在眼前。然而,布朗啞然失聲,因為眼前的畫作就是自家博物館的鎮館收藏之一「夢」。究竟眼前的是真跡,紐約博物館的是真跡,還是?除了攝人心神的畫作外,眼前還有同樣迷人的美女早川織繪。這位26歲的彗星般的美術研究員早川同樣收到拜勒邀請,一同鑑定。然而,鑑定的規則除了畫作本身之外,還要在七天內讀完一本古書,但每日只能讀一章,再隨著閱讀「故事」作判斷並從中提出各自的見解。最後無論判定畫作是真是偽,能據理說服他的一方甚至獲得此幅畫作的所有權,收下這幅巨作。
抱著懷疑與不安,提姆翻開古書,書中領著提姆與織繪回到了1906年的巴黎,那著眾多天才藝術家聚集的年代,畢卡索,盧梭,羅蘭桑,阿波利奈爾......然而除了古書本身,整個事件讓提姆幾乎墜入五里霧。畫作的真偽,美術品的黑市,美術館的競爭,國際刑警組織的介入,越來越讓提姆想抽身而退,究竟最後畫落誰家?
我通常會因為有特定目標而前往圖書館,但也每每在圖書館隨意逛逛踩地雷。這本就是隨意逛逛的產物,不過還好不是雷,反而中獎了。雖然這本書幾乎都在談畫家,畫,與畫展,但藉著書中書,劇中劇的架構,讀起來並不困難。懸疑小說的鋪陳包裹著藝術家故事,讓我既感受到盧梭的創作熱忱,也感受到提姆搖擺於專業美術研究者與單純藝術愛好者等身分之間的徬徨。
另外,書中的故事也是虛虛實實,宛若歷史,有點寓教於樂的感覺。書中出現東京近代國立美術館,日本倉敷的大原美術館都是實際的知名美術館;而大名鼎鼎的紐約現在美術館也確實在2002-2004年整修搬遷。最後,書中真正的主角:盧梭,這位和畢卡索同年代卻長期沒有好評的畫家,隨著故事的進展,讓我越來越認識他。看了這本書才想起,自己也曾在故宮看過一次盧梭的真跡,這次重新認識了這位畫家。作者原田舞葉不愧是美術研究出身,才能想出這樣的內容。
當然者本書也不是沒有缺點,作者準備了三段時間,三個故事,但這似乎超過作者的功力了。書中最接近現在的西元2000年段落雖然與結局有些微關係,但其實作者的心力並不在此。反之,讓我沉迷其中的是1906年的盧梭,雅德薇佳,喬塞夫與畢卡索,讓我期待發展的是1983年的提姆與織繪。2000年的部分大約只是個楔子與收尾。另外,這本書雖然歸類為推理,但其實對畫作是否為真跡,畫落誰家,以及所有的謎底並沒有提供公平的線索,如果是想要公平推理或者自己挑戰結局的可能會有些失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