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6-29

我想跟你好好說話:賴佩霞的六堂「非暴力溝通」入門課 BY 壹團 au🦁

本書為「非暴力溝通」之入門書籍,闡述非暴力溝通的四步驟:觀察、感受、需要、提出請求。

開宗明義要維持好的人際關係,首要為不帶任何評論、評價的觀察,擺脫「誰對誰錯」的爭執,試著去想事件的發生「沒有加害者、沒有受害者」,觀察引起我們情緒反應的事件,如其所事的據實以報。比方說「你早上幹嘛不理我?」可以換成「今天早上我們沒說到話」,沒有評論、沒有指責。

清晰表達自身的情緒,不是指我們對別人語言或行為的評價,而是我們對自己內心狀態的陳述。如:可以說「我覺得寂寞」,而不要說「我覺得你對我冷漠」。

再來是明白自己的需要。常常抱怨東抱怨西的人,往往是因為無法清楚自己的需要。因為,這樣的人通常也不知道該用什麼樣的方法來改善自己的生活。生命自始至終都在尋求滿足。經常問自己:「我現在有什麼需要?」當人們以這樣的方式來看待自己的時候,才發現原來你一直是自己世界的主導者,幾乎沒有任何受害情節參與其中,因為你所言所行的背後,都是為了滿足你自己的某種需要。

第四步驟是說出請求的目的。你知道你的內心發生了什麼,也知道要如何改善,然後你願意說出來跟對方分享。同時,用請求的方式邀請對方一起參與這個改善計畫。「請求」不是「要求」,不是強迫別人一定要接受。真正的請求,就算對方拒絕,也能試圖去理解原因。請求必須具體到希望對方做什麼,讓對方能夠直接照著做或照著說。

非暴力溝通有個重要的關鍵,就是:無須在乎對方會如何回應我。需要在乎的是我們要如何回應對方的反應,不在意對方會否定我,該思考的是如何回應對方的否定。溝通的價值在於彼此的心意被看到、聽到,因此過程中沒有人應該受委屈。一方提出請求,另一方是有權拒絕的,同時也要允許對方和自己達不到共識。然後,透過一次一次的傾聽、提問、釐清、反饋,來找到有益於雙方的最佳平衡點,這就是非暴力溝通的基本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