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7-29

最小阻力之路:以創造力修練取代「不斷解決問題」的人生結構革命 BY 貳團 涂

意外的拿到這本書。1984年出版至今,在現在看來本書的觀點仍非常適用。
作者以「創造」的概念來描述,在社會中面臨的各種結構中,他選擇「創造」另一種獨立的結構來面對;相對於社會上提倡的「解決問題」 。
作者表示,解決問題並無法消弭問題,比方「幫助」第三世界國家,我們經常認為他們是「缺乏」資源,實則不然。以作者的觀點來說,有時創造因地制宜的生活方式,才能達到一種有機的動能。
作者提出創新的範圍廣泛,畢竟人天生應是創造的動物。而看著大大小小的問題被提出,「提出問題」跟「解決問題」是大部分的人會去做的行動,卻也容易在這兩股力量下的張力來回擺盪;而做出的「提出問題」與「解決問題」的行動是人類最小阻力的選擇,也是人去「避免衝突」的最省力選項——作者在研究結構上的問題觀察這個現象,進而提出「創造獨立性結構」而產生「有機的動能」。

最後,本書提出創新這件事並沒有既定的規準,有點像指標、引導的概念;我前些日子感受到挫折與限制的狀態,在翻完這本書之後有些豁然。

本篇同步發表於:
https://www.instagram.com/p/CDOv4xxBfr9/?igshid=1b5gujtx8qxaj