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液的品質由腸道決定,腸道好,才能製造好的血液。
交感神經的功能會從二十幾歲開始退化,副交感神經則是四十幾歲開始退化。
消除腦疲勞三大要素:1.睡眠的褪黑激素 2.幸福感的血清素 3.愛的催產素。
腦脊髓液在睡覺時,會將腦疲勞因子「B類澱粉蛋白質」沖掉。
睡眠最初的90分鐘,是品質最好,是分泌生長激素的週期(晚上十點至凌晨2點分泌最多),不可被打斷。睡前90分在41度熱水泡半身浴及固定起床時間,都會加深此週期的睡眠品質。
白天,光照入視網膜合成出血清素,到了晚上,腦裡的血清素會合成為褪黑激素。一般上床到入睡約需20分。
APP「StressScan」將手指放在手機相機鏡頭2分,就會將身體、心理壓力測定為壓力指數1~100,可信度相當高。
消除疲勞:
咪唑二肽(很耐熱,雞胸肉最多含量)的消除疲勞效果最佳:
每天攝取200mg咪唑二肽(約半塊雞胸肉),二個星期就能減少疲勞感、抑制氧化(使皮膚變好)、去除活性氧或異常蛋白質的腦部毒素。
檸檬酸:
如果細胞因氧化而缺乏能量,疲勞累積;檸檬酸會在粒線體內活化檸檬酸循環,製造能量,進而減輕腦疲勞。如果要消除疲勞,一天要攝取兩顆檸檬、兩顆梅子、一大匙黑醋。
水溶性矽(海藻、玄米、大麥、白蘿蔔、人參、蔬菜富含)效果:
1. 排毒、淨化腸內環境,預防腸氧化。
2. 防微血管老化。
3. 活化因年齡增加而萎縮的胸腺,提高免疫力
4. 修復受損的粒線體。
5. 美膚、提高骨質密度。
細嚼慢嚥:
唾液有「過氧化酶」的酵素,能去除引起疲勞的活性氧,剌激飽食中樞需15~20分,急著吃東西會使交感神經興奮。
呼吸是唯一能直接調整自律神經的方法。
深呼吸:吐出細又長的氣,讓腹內貼至背,再輕輕慢慢吸氣至肚凸出來。
運動:走路333。重覆快走3分,慢走3分,再快走3分。
大腦迴路「DMN」神經迴路是一種不會停止運作的大腦基本迴路,消耗能量佔全腦的60~80%,抑制DMN迴路最好的方式是「正念」。
正念,是將精神集中在此時此刻,不去評斷自己的感情和想法,而是觀察事物原貌的心靈修練。
腦疲勞控制能力:
1. 最少的處理資訊:
將資訊輸入腦中時,我們只記有用、自己需要的最少資訊量。
有效率挑出需要的資訊,並迅速、正確處理資訊。
2. 由上而下處理資訊:
指先確認整體,再處理細節。
3. 決定優先順序。
4. 培養後設認知能力:
後設認知,是高層次的認知。是客觀自我評鑑自己當下的知覺、思考、記憶、行動等認知處理過程,並加以控制的思考,也就是「對思考進行的思考」。
舉例,馬拉松選手在跑步時,並不會只用一樣的速度跑步,他們會觀察自己的身體,一邊調整速度。像這樣,培養觀察自己的能力,越能正確覺察自己在做什麼,也更能預防腦疲勞。覺察自己注意力資源的投注傾向。
5. 縮短集中注意力的時間。
6. 一開始隔絕不必要的資訊。
7. 別讓情緒掌控。
內在消除腦疲勞方式:
愛、笑、感動(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