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10-06

荷蘭:看不見設計的設計,叫做風格的風格 BY 貳團 Filin

一般台灣人對荷蘭的印象,除了課本上提到的荷蘭東印度公司,或是具有各種色彩的鬱金香,比較少接觸到的是真實荷蘭的面貌,這本書帶讀者一覽荷蘭的人文、水與環境、繪畫、設計、住宅與政策、建築風格。
文字大小偏小,但內容真的很豐富,與台灣相關的是荷蘭用務實的策略來規劃城市的佈局,以台南安平古堡為例,都會利用殖民城市基地的特性來滿足防禦的功能,三面環水,能節省城牆的工事損耗,便有天然的屏障。

另外,說到防洪治水,以前都在學大禹治水,但要論與洪水對抗和共處,現代國家非荷蘭莫屬,荷蘭政府在發展水利工程的同時,也會顧及生態綠地的生存空間,在近百年來有過1953和1995年兩次的大洪災,都讓人民體認到違抗自然的做法並非永續政策,隨著可能的氣候變遷及流域中更快的地表逕流,在未來勢必得還給河川更大的空間。這在台灣的沖積扇蘭陽平原也是一例,不斷興建農舍,會讓早期被治理好的洪水,有朝一日會進行可能的反撲,這是很需要提早預防及居安思危的。
想提到的一個心動點,是運河,是河岸構成的城市生活,由於以前台灣也是有河道系統在運輸及移動,早期台灣人民對河岸的生活記憶,隨著河道加蓋或填補,漸漸遺失與淡忘,但在荷蘭,卻從十七世紀時就有系統的規劃阿姆斯特丹運河,
讓沿岸的元素充滿藝術感,甚至成為了一個能讓人駐足停留的空間場域,像是船尾的存在,已經成為在地文化的象徵,在空間不足與便利性的驅使下,船屋也成為安居的場所之一。
對了對了,還有保留古蹟這一部分,荷蘭為了保存地上的古蹟建築群不受傷害(包括舊火車站、十七十八世紀的舊民居、風車),甚至安裝及時的偵測系統,避免鄰近場域的施工造成建物受損,一旦偵測到傷害,必須立即停工直到問題解決,用以保存阿姆斯特丹地區裡的每一棟老房子。這點是台灣在古蹟保存上望塵莫及的,不斷自燃的老舊古蹟,大概在荷蘭人看來會覺得很崩潰吧😂
這本書的內容很多,很推薦有興趣了解荷蘭環境與設計的,可以一探究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