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11-08

威瑪文化:一則短暫而燦爛的文化傳奇 BY 壹團 Chi-ting

這是一本因為參加讀書會才閱讀的書,雖然屬於平常不會碰到的類型,卻也算有趣!
在書中提及很多人、作品都是我不知道也沒聽過的,讀起來雖然有點吃力,算是長了一點文化素養。另外如果抓大綱來讀,抓個當時帶的感覺還是可以的!
出生在民主當道、且早已解嚴自由的台灣,對於政府是人民的公僕、還有民主制度毫不懷疑的我,其實沒想過世界是怎麼走到這一步呢!
在現在這個時代,真正君主制度且君主掌權的國家已屬少數、極權國家也非常少,我從未懷疑過民主的價值,也不會覺得是否有可取代的必要性。
可是威瑪文化這本書給我一個新的觀點,當時的人們如何放棄君主制度,如何在既有的體系下顛覆世界,是如何顛簸的創造的現在的民主。即使當時的制度看起來可笑不堪,看起來有沉重的負擔,看起來不倫不類或世錦有民主的表皮,都是在蛻變掙扎的過程。
我沒想過我現在所選擇的,在當時不一定是個選擇,甚至被唾棄。
威瑪文化也是在讀這本書之前我從未知道的文化時期,這本書最後的附錄寫了威瑪時代從建立、興盛到結束,我認為如果不理解威瑪文化的話,先從這邊開始閱讀,有一個大框架是更好的。
接著這本書從六個角度分別切入威瑪文化,試圖讓我可以更看清這個時代!
威瑪文化的誕生,源自於第一次世界大戰戰敗後,社會對君主制度的反彈,但同時因為簽署了不合理的戰後條約,看似以人民為大的民主,卻也產生了不效率、沒有共鳴等等的問題,導致一系列的混亂,認同與不認同彼此震盪,最後由納粹黨以極強勢的德國主義回歸並統治。
歷史的一切都是有其脈絡的。
另外,生活在威瑪共和國產生的威瑪精神,我想作者並沒有要給予一個好或壞的標籤,因為這樣的精神值得敬佩,他們可能追求理性,但卻可能是空洞的理性,他們把精神投注在詩詞作品、電影戲劇,但因為中心思想的不完整及動盪,又看起來漏洞百出。他們崇尚精神,卻內心空洞。他們嚮往自由,卻懷念那君主制度。
在那個時代,他們想追求統一的完整性,想找回德國人的認同,卻無從作起。於是一群人盪盪盪盪,懵懵懂懂的找,有人看似反叛制度,有人卻又懷念過往,有人努力地找出真正的德國,有人卻誤解其意思。
這本書太多的人事物導致我無法完全的吸收,但帶給我的震撼是大的。
我以為的民主,曾經經歷過那些荒誕的歲月,曾經有一群人在群找,曾經有一群人渾渾噩噩,曾經這樣的文明誕生出惡魔,卻又因為這樣的文明,讓其他地方開花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