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12-13

深度數位大掃除:3分飽連線方案,在喧囂世界過專注人生。 BY 壹團 Tzu Yin (Charlie)

一直以為自己沒有數位成癮的問題,沒想到閱讀完整本書還是獲益良多。
「並不一定要沈迷社交軟體才能算成癮。」發現自己在等公車或是處在零碎時刻的時段,都會下意識地掏出手機亂滑一通,而這種無腦滑手機的行為其實沒有為我的生活帶來正面的價值。
根據書中的指引,找好滑手機的替代方案後就把手機上的app刪到剩下YouTube music、Google map與電子支付app了。雖然才執行數位斷捨離兩天,不過已經靠著各種零碎時間看完兩本書了,看來這個斷捨離是真的很有效XD
--
覺得不錯的內容摘錄:
>> 單純刪掉app其實只是治標不治本,要根除後患,需要一套完整的使用理念:用什麼?怎麼用?
>> 什麼是「數位極簡主義」:把連線的時間放在少數經過精挑細選的選擇上,使用這些app伴隨強力支持你認同的價值或活動,且你樂於錯過其他事情。
>> 獨處是一種主觀的狀態,與周遭的環境無關。當你「獨處」時,代表你的大腦不受到其他大腦的影響。除了直接交談以外,其他大腦也可以以讀書、聽音樂、看電視,或透過任何吸引你注意力的方式來影響你。「寫信給自己」是創造這種獨處形態的絕佳機制。
>> 失去社交聯繫時腦內啟動的系統,和身體疼痛時腦內啟動的系統相同。藥房買到的止痛藥是可以減輕社交痛苦的。
>> 數位斷捨離的重點並不是排斥科技,而是仔細評估科技有沒有幫助你改善自己的生活品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