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12-26

孤獨培養皿 BY 貳團 鱸魚

一改上一本敘述身旁友人故事的書寫,這次鄭宜農的《孤獨培養皿》將筆拉回描寫自身。

先是參與了新書分享會後才開始閱讀。那場分享會是宜農與簡莉穎的對談,其中簡莉穎提到,在讀這本書的時候總有一種熟悉,或是電影感;你會覺得好像在某部電影看過她描寫的畫面,或者是你真的也在那個場景裡。比如每個家都有一個令你感到恐懼的房間,布滿灰塵,一走進去就恍如被吞噬。但它其實就只是個房間。

讀著書中〈蚯蚓〉的時候,就像看一部緩慢悲傷的電影。裡頭描寫的悲傷並不巨大,或許在真正的電影只會被縮短;像蚯蚓一節身體那樣的短。即使如此,我卻覺得在裡面看到的群體與個人之對比,足以使人感到龐大的孤獨。

書中推薦序請了盧建彰與蕭詒徽,兩篇都很好看。尤其蕭詒徽的序,在分享會那天被宜農提到,他的序對她來說很重要的一部分是:現在寫這本書,是因為宜農小姐現在是幸福的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