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3-28

每天最重要的2小時:神經科學家教你5種有效策略,使心智有高效率表現,聰明完成當日關鍵工作 BY 壹團 01文

好的效率及高生產力比花費長時間辛苦工作來的重要,因為人不是電腦或機器,無法長時間有效率持續運作。這本書提出五大策略,告訴讀者如何增進工作效率。

1.
在日常事務中,辨識每個決定點:有意識地思考如何使用時間。完成一件事後,有意識地花點心思和時間想一下接下來要做甚麼事,想一下甚麼是最重要的。
2.
管理你的心智能量,善用好情緒和壞情緒:做每件事都會產生心智疲勞,因此做事情的順序很重要。在完成一件運用自制力的事情之後,在處理另一件需要運用自制力的事情時,大腦區域的效能就會降低。在消耗自制力的同時,也會讓大腦在處理後續需要自制力的事物時,執行起來較為吃力。就算是做出日常生活中不是那麼重要的決定,也會消耗心智能量,導致接下來的自制力降低。因此,先集中精神處理最重要的事,早上首先完成你當天最重要的工作,以面腦力被消耗。在非常重要或忙碌的前一晚,就先做出一些決定,這樣你當天就不必動腦做這些決定,如當天要穿的衣服、當日要完成哪些工作等。恢復精神、補充心智能量的方法有:緩慢地進行深呼吸、開懷大笑、小睡十分鐘。
3.
調整對抗分心的方法,學會放自己一馬:大腦天生擅長分心,因此想有效率的完成工作,我們必須移除所有不必要的分心事務。偶爾讓心思漫遊,多做白日夢,對創意思考更有幫助。當心思漫遊時可以:欣賞照片、盆栽或窗外景色、簡單收拾桌面、聽點音樂、玩小遊戲,避免把文件歸檔、閱讀新聞或貼文、練習報告、做有難度的解謎。別斥責自己的不專心,放自己一馬,察覺到自己分心的想法但不做其他行動,只要注意到該想法,並再回到原本的工作上。
4.
掌握運動和飲食的訣竅,你就能表現得更出色:運動有助於提升自制力、專注力,工作時也可藉由運動來提振心智能量,安排在需要發揮高度工作效率之前幾小時內進行運動。低升糖指數的飲食對大腦執行功能較有幫助,水分會影響認知能力及情緒。
5.
噪音、光線、雜物?自己動手打造最有益的工作環境:安靜是最有益的工作環境,但如果需要做的工作需要大量創意,可以享受一下背景音樂,甚至可以考慮前往吵雜的咖啡廳等做事。明亮光線下工作效能佳,但較昏暗的光線有助於催生創意。桌邊雜亂會影響專注力。辦公空間寬敞有助冒險及增加自信。久坐不動容易讓活力和情緒低落。選擇性擺放個人化物品,如畫、植物等,幫助恢復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