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賴以威是師大電機系助理教授,數學推廣平台「數感實驗室」共同創辦人,或許是為了繼承數學老師的父親,他極力推動數學教育。
透過小說的故事情節,在課堂上老師跟學生的互動對話,讓數學得以在生活上的各種應用,不再只是硬梆梆的各種公式和算式,理解和原來理解數學,可以更清楚許多生活上的細節。
其中讓我得到新知的一件事,是在說明數學進位觀念的時候,提及一個法國人提出的國際語言-全球化的英文「Globish」,只要運用1500個單字就能完成大部分日常生活中的對話。
另外我第一次知道,原來古時候人們把時間採用60進位的很重要原因,是因為人們經常將時間分成任意的好幾等份(一晚分成五更,一天有12時辰,一個時辰有8刻等),而60可以任意分割成許多瑣碎的單位,是2位數中,擁有最多因數(12個)的最小數字。
其他還包含了飲食中的甜度和辣度,甚至是權力指數、情人間的關係、底線指數等,更包含了用數學推算出我們找到最適合工作的公式(個人覺得另一半之類也是同一個公式),假設自己一輩子有可能換工作的次數是N,而在0.37N之前遇到最棒的工作是A,之後只要遇到比A更好的工作就選為終身職業。其中的重點就是一開始要多嘗試不同的工作,所以難免會錯過很喜愛的項目。
這一段個人覺得很像蘇格拉底的麥穗哲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