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覺得有點像教科書,很多專有名詞,需要一點時間理解與內化。
有別於傳統情緒觀點,其認為情緒有其生理指紋,受到外在環境刺激影響,引發內在的情緒反應。作者提出情緒建構理論,情緒是由我們自己所建構的,我們受到教育、環境、經驗等等的累積,然後大腦透過預測賦予感覺意義,並引導你的行動;當實際情況與大腦預測相違背時,亦即產生預測失誤進而修正預測,如果預測符合現況,就形成對世界的解讀。
新生兒因為處於經驗盲區,一直活在預測失誤中,大腦的重點在於學習,而成熟的大腦就是由預測所主導,並形成對世界模型的概念。當我們到新國度學習新文化,就類似嬰兒的大腦,需要去做文化適應,包括情緒文化適應(例如美式快樂),在文化適應的過程,大腦就很容易預測失誤。
作者舉個例子提到她曾與異性吃飯的經驗,當下感覺到自己臉泛紅、胃翻攪而難以專心,很驚訝竟然自己被對方吸引,回家後嘔吐發現原來是流感,如果當下的環境不是場飯局而只是在家裡,並且用溫度計測量發現體溫上升,在同樣的生理狀況下,大腦就會創造出感到生病不適感的實例。(這應該也可說明吊橋效應)
透過情緒建構理論,很有建設性的建議是:你是自己經驗的創建者,不是被動反應的動物,應該對自己的行為負責,包括我們原以為自己無法控制的情緒反應。我們並非客觀的準確察覺這個世界,更精確地說,比較像是透過自己的經驗(或需要)去建構我們以為的世界。
也許兒時我們無法選擇別人把什麼概念放入我們的腦袋,但長大後我們可以選擇自己要接觸什麼與學習內容,可以輸入新的input來修正大腦的預測模型。
身體與情緒密切連結,大腦的預測根本目的就是要調控身體預算,所以掌握情緒的最基本原則,就是確保身體預算維持良好狀態(健康飲食、規律運動、充足睡眠),以及強化情商(Emotional intelligence,EI)-(1)提高情緒粒度(Emotional Granularity),每個人的情緒粒度不同,愈高的表示他可以描述更精確的情緒經驗(較高的情緒粒度有助於我們表達與溝通、理解),不只是感覺很好或很差,而是可以具體分辨是滿意、喜悅、狂喜、希望、感激或是恐懼、怨恨、害怕、失望,沮喪、低落與純粹難過的細微差異,透過閱讀、旅行、學習新語言或語詞,增加自己的”概念”,有助於讓自己日後可以用不同的方式來預測與呈現。(2)記錄正向體驗,有助於調整自己的概念系統、強化對正向事件的概念,有助於做出正向的模擬。(3)重新分類你的感受(其實就是一種察覺與解構),例如把焦慮重新分類為興奮(生理現象雷同),或是把身體上的不適與自我分開。我覺得這點還蠻不錯的,當你能把某件事重新分類為「與我無關」時,保持距離感讓它離開(畢竟當局者迷),對身體預算影響也會變小,作者的重新分類概念與defusion、冥想的訴求應該相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