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5-02

練習不壓抑 BY 貳團 忠謙

先談到壓抑的定義是什麼以及將壓抑大略分為五種類型。
壓抑的定義是:對自己的思想、情感、感覺等內心經驗,用各種方法,試圖加以禁止或限制。
壓抑的五種類型:搞消失型(如拖延行為)、(情感)斷線型、視而不見型、改頭換面型(努力把負面感覺變成正面感覺)、用力趕走型(花很多力氣嘗試各種方法,來跟負面感覺對抗,企圖讓這種感覺消失)。
接著引導我們找出自己在壓抑什麼?情緒、想法、記憶、身體感覺、行為推力。其中,情緒可依來源不同,分為初級及次級。因為一些事情發生而自然出現的情緒,稱為「初級情緒」。而當我們不允許自己有這些初級情緒,或者試圖壓抑之後而衍生的情緒,稱為「次級情緒」。相較於初級情緒,作者將次級情緒稱為「髒髒的情緒」,因為它們的出現往往會把原始情緒弄得更混亂、更複雜。若對情緒有正確觀念,不刻意壓抑情緒,次級情緒就沒機會出場。
破解壓抑的好方式:不壓抑也不宣洩,而是「接納」。接納的意思是:我感受到內心有一股負能量,我理解它的存在、知道它在釋放的訊息,但不打算衝動的處理它,而是把它帶到處理炸彈的「接納小房間」。接著,採用一些個人的判斷準則(價值觀)來決定要如何處理這顆炸彈。接納不是「完成式」,而是「進行式」,是一種常常需要提醒自己的「生活方式」。接納出於個人的選擇——在刺激和反應中間,我們帶著自覺,選擇與
現況「和平共處」。
「價值觀」是一樣好工具,可以用來引導我們判斷要不要聽信想法和情緒的建議,讓我們更知道如何選擇最後的行動。趨近快樂、避開通苦是我們的天性,但有時痛苦實在太痛苦了,以至於我們把好多時間都留給了「避開痛苦」。價值觀可以引導我們趨近快樂,所以,遵循價值觀來過生活,就可以逆轉這種現象。更神奇的是,這麼做會帶來更多正面情緒,雖然這不表示我們「不會痛苦」,但價值觀可以讓我們更有能力接納痛苦,進而帶來更多快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