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一本作者稱為「學心理學」,推薦作家稱為「人性的規律」、「公共關係」,但就我來解釋,這本書315頁簡單來說也就是那句話「做人話不要說死,事不要做絕,情不要斷盡」,或是另一句老生常談「要做事先做人」。像這樣身心靈、心理勵志、自我認識、情緒等主題,近期坊間的書籍不惶多讓。
常常我們在看這類的書籍都有強烈的「工具感」好像哪裡壞了急切地要把東西修好,但這本書卻貫徹的強調「人不管是怎麼樣子的人,本身與生俱來就具備價值這件事」從作者的高度「明說」但不多說,精確的點出許多為什麼我們做不到「要做事先做人」關鍵,讓我們得以在同理自我的情境下,接納自己的行為,了解其中微妙的癥結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