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9-17

真相製造:從聖戰士媽媽、極權政府、網軍教練、境外勢力、打假部隊、內容農場主人到政府小編 BY 貳團 Iris Hsueh 紹芸

看完覺得毛骨悚然,很多人以製造假新聞、散佈不實消息、操縱選民心態為職業賺錢,甚至有小鎮以此致富。我們每個人都在資訊戰中而不自知!

★為什麼想看這本書?

我爸&我家長輩們很常相信並轉傳假新聞。我個人在經歷過幾次大選、公投,有觀察到群眾正在分裂,不同陣營的人越來越難以對話,民眾的情緒益發高昂(恐懼、憤怒、不信任),彷彿政治立場不同的人比鄰國更值得被討厭。

看這本書,是會想知道訊息如何被製造、操弄,以及我們該如何抵禦、查證、溝通,讓不同立場的人們有空間能討論,但不被否定,在民主前提下我們能不被外來訊息操弄。

作者劉致昕是報導者的記者,他滿努力在推書。題外話,我覺得出書+線上讀書會是滿好的推書方法,這本書我原本只想借閱,但是為了參加四場線上讀書會,聽聽作者分享,就改為買書了。

★這本書在說什麼?

假新聞供應鏈中,不實或偏頗的消息如何被製造、散播,激起民眾的憤怒、恐懼,並實際影響選情,最終撕裂民主國家。作者實際拜訪了兒子成為ISIS聖戰士而死去的移工媽媽,網軍教練、內容農場主、美國/法國/德國/菲律賓大選如何被影響、事實查核機構、政府小編,收集了各方說法,告訴大家這個產業真的存在,且實際造成傷害。

最後也有附上各方對於假消息的建議,希望能有更多人覺察到我們正身處於「沒有煙硝的戰爭中」。這些假消息就像是民主的「病毒」,而民主國家的人民應該要盡快長出「抗體」,對於「網路消息的識讀能力」和「社群網站精準投放消息操控人心的警覺性」真的要趕快建立起來,用溝通取代對罵,補起社會中的裂縫。

★書中有很多很驚人的部分,挑幾個跟大家分享
(不全是摘錄,有些是我轉述的,推薦大家去看書中原文)

◇一條新聞足以證實假新聞在菲律賓的殺傷力。五十三歲的布迪曼(Maman Budiman),2017年3月一趟拜訪兒孫的路上迷路,走進店裡問路的他,最終被800個憤怒群眾亂棒打死。原因是一則WhatsApp訊息稱,陌生人正在各地綁架孩童、販賣器官,要眾人起身守護正義。

◇ 以下這份清單,來自「今日頭條」、「kanwatch」、「beeper.live」等不知名網站。
「地瓜葉打牛奶: 可治三高、痛風
香菜水: 可洗腎、排毒、降血壓
南非葉: 可降血壓、治糖尿病、降低膽固醇、保肝、抗癌」
非營利組織「假新聞清潔劑」的成員,曾經去竹東宣講,發現整個村莊都在曬南非葉要泡茶喝;在南投,甚至遇見整個社區發展協會每天一早固定喝地瓜葉牛奶的例子。「情況比我們想像嚴重,我們愈做愈害怕。」

◇遠在北馬其頓的內容農場,就像代工廠一樣,負責內容的大量複製、生產及快速投放,而在美國境內的政治人物、媒體,則像品牌商,負責下單、品管,靠著代工廠大量生產的內容,在美國市場上創造個人品牌、也為特定意識形態放大聲量。

他們(內容農場)所面臨的跨國競爭相當激烈,菲律賓、巴基斯坦、印度、喬治亞、克羅埃西亞、科索沃、阿爾巴尼亞等國,都有團隊開始製造內容餵養英國、美國、澳洲等英文市場讀者,從流量中掏金。

以科索沃為例,在一天工資約新臺幣300元的科索沃,手握十幾個粉絲專業的管理者,一天收入可達新台幣24000元,即使經過平台業者的大力取締,也還能保持每天新台幣4000元的收入,遠勝一般工資。

↑看到這段,超慶幸我們是使用很難學的繁體中文的國家,誰想要看北馬其頓人和科索沃人寫的假消息啦!

◇在菲律賓的一個網軍見面會,兩個陣營的網軍頭子一起現身在臺上,對話之間互相攻擊,為自己的陣營辯護。但其實他們私底下根本是好朋友,每兩週吃一次飯,交換業界情報(因為是同行),也會為了價碼而轉換陣營。

◇民眾很容易在社群網站上,找到自己喜歡的政治立場,加入他們的陣營,也相信這些網紅是在為自己發聲。但實際上網路上的雙方攻訐,根本就只是網軍之間的對話而已,熱心民眾的按讚、轉發、留言,就成了網軍的志工。差別就是網軍可能有拿錢,熱心民眾沒有。

◇ 法國大選的經驗中,針對假新聞,不只要告訴民眾這是假新聞,而是要抓出源頭,告訴民眾「這是誰做的、他們的目的是什麼」,會比爭辨真假更有效果。

◇2013年烏克蘭危機,俄羅斯開始加強對週邊政權和西方的資訊攻擊。長期調查俄羅斯政府補助的國際透明組織俄羅斯專員吉布利斯說,從2014年起,俄羅斯政府以每年至少十億美金,用國家力量支持Russia Today等媒體進行海外擴張,任何國家中只要願意接收俄羅斯資金的政治人物或媒體,就等同是俄羅斯的領土了。

◇極權政府突然發現,只要開發一些工具,就可以用自由世界的產物(網路、社交網站)來操控世界,他沒辦法在其他地方進行資訊審查,但可以創造偏見,去限制人們的知識、塑造人們的認知。目的就是讓你們彼此起疑、製造混亂,然後用大量的假新聞,破壞你們獨立思考的能力,最終讓公民全都冷感,這就是俄羅斯的目的。

民主國家自己分裂、內亂,極權國家就可以坐收漁翁之利。

◇2020年中國政府用在網路言論審查上的預算是66億美金。除了自己國家的網路審查之外,也進軍到國外,配合中國的大外宣。像這次covid-19,他們就向外輸出說他們是抗疫的榜樣,可以分享方法給其他國家效仿,要塑造中國很願意配合國際的樣子(&病毒是從美國帶來的),洗一波好名聲。

◇臺灣為了抵禦境外假消息,所有政府小編都參與了「迷因工程」,要能快速製作圖卡,以幽默對抗假消息。但比起過去被動打假,現在的政府更主動出擊,在網路上主導輿論。從政府小編、網軍到側翼粉專,彼此合作無間。

但現在訓練有素的網軍和政府小編,在另外一個政黨上台之後,是不是也會同樣操作呢?很難說。

◇側翼盛行的原因?
第一個,1124的PTSD,第二個是演算法。要在演算法的框架之下跟對手做這樣的競爭,側翼就會長成側翼的樣子。

是因為人性,人喜歡激烈的批判,喜歡一錘定音的東西,他喜歡你看完後,從此不用再想這個問題了,我有這個答案,從此我就抱著這個答案到我死都不要改變,最輕鬆!人喜歡這樣。你如果有側翼給他們這個答案,給他們一個酸人的快感,那人們就會隨著這個側翼圍繞起來,建構同溫層,才有能力去打贏選戰。

但側翼的失控就是他的副作用,因為不是每個側翼都會熟悉那些議題、那些人,再加上很多側翼也可能是草根性的、自發性的民進黨支持者,那在這樣的狀況之下,當然很容易(打的力道跟目標)失準。他們對NGO又不瞭解,打起來就很容易失控、罵你左膠啦什麼的......你看川普選舉的過程,就整個歪掉,拉不住啊,他們都是很有主見的人才會去當側翼啊,不然你以為他們聽話喔,聽話的人當什麼側翼? 另一種側翼失控,就是帶領的支持者失控,這個失控最後會反噬政治人物、政黨。最好的例子就是在藻礁爭議之後,行政院推出外推方案,引發許多民進黨支持者的不滿,最後(執政陣營的政治人物)還要花時間把他們帶回來。

◇操縱網路聲量的業界人士說,「你要談政策? 社群上沒有人在跟你談政策,拉情緒比較快啦!我做一個圖卡,下面壓什麼不重要,但圖卡上打一個『XX黨都是笨蛋嗎?』這樣最快,拉情緒、拉聲量、拉互動都是。」

↑這句我也是心有戚戚焉,上面這個敘述真的會吸引到我耶!而且我印象中真的有看過類似的。

◇北馬其頓網軍教練給一般民眾面對假新聞的建議:
1. 真相永遠不是非黑即白的
2. 確保資訊來源的多元化
3. 多讀書

↑這超諷刺,網軍自己知道網路上很多聲量和資訊是操作出來的的,所以他們反而是最清醒的人。

★看完之後我的想法

我跟我爸分享:「世界上真的有人是以製造假消息維生,他們靠這個工作發家致富、買房買車。而且背後是極權國家想要撕裂民主國家,讓我們人民彼此敵視。所以如果在網路上看到一些訊息,當你察覺它是要激起你生氣或恐懼,或是用一些不實資訊散播陰謀論(誰誰誰很壞、誰誰誰都在騙你),要先查證,不要輕易上當。」

爸爸似乎是聽進去了,生氣地說:「這些人怎麼這麼壞,不怕下地獄嗎?」(當然不怕啊哈哈,比起下輩子的地獄,他們可能更想要擺脫現世的貧窮地獄吧!)

另外,我決定要減少「被動使用臉書」,多看實體新聞(但要注意同時看不同家),或者主動搜尋關注的議題,至少可以比較全面了解事情,而不是被臉書推算法推給我偏頗的資訊。臉書自己也有監測到數據,他們發現當臉書使用時間越長,民眾就會更加「極端化」,我想要從這個臉書陷阱爬出來。也可以跟不同立場的支持者多聊一下,了解彼此的想法。

曾經跟婚姻平權和環保NGO工作者聊過,他們也認同從2018年之後,網路上討論公共議題的空間越來越小,好像政府不能被質疑似的。看完這本書,可以理解,因為鄰國就是用大量的不實資訊在攻擊臺灣(根據沈伯洋的研究,臺灣是被境外假消息攻擊數量的第一名國家),所以臺灣政府和側翼很努力抵禦境外勢力,在網路上除了澄清假消息,也主動出擊帶領輿論風向,但對內的公共事務討論空間就被壓縮。這真的是一個很兩難的狀況。在「代理人法」還沒有出台之前,我們好像也只能這樣「以暴制暴」。

真心推薦有在使用社群網站的大家,都來看一下這本書!希望大家都能試圖辨識假消息和偏頗資訊(超難),學習和不同溫層的人溝通,補起民主社會中的裂縫,促進階級之間能夠互相對話、減少落差(如果貧富差距太大,或者不同種族/行業/政黨彼此敵視之類的,也會有難以溝通的鴻溝),一起成為穿牆人吧。

如果民主國家的人民被分裂成好幾個平行世界,彼此無法溝通、鬧內鬨,失去希望的弱勢族群有可能被ISIS吸納成為恐怖份子,當民主國家被削弱時,也會趁了共產國家的意,俄羅斯和中國會很開心的。

(題外話:
-如果大家也關注鄰國的滲透,推薦大家關注「經濟民主連合」這個非政府組織,他們專門在研究並抵抗中國政商勢力滲透臺灣。)
-也可以一起關注一下臺灣的媒體生態,今天看到這個新聞覺得很吃驚,「公視法大修 獨立性大減 政府可指定公廣董座」
-今年年底12/18又要公投了,這次有4案:重啟核四、珍愛藻礁、反萊豬、公投綁大選,大家可以試著比對不同陣營的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