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達林頓邸新主人法拉迪先生的建議下,總管史帝文斯開車旅行,走訪英國,從達林頓邸出發,沿途經過英國的城鎮,直到韋茅斯鎮,拜訪以前的同事肯頓女士,詢問她是否願意回到宅邸工作,並在旅途中,回憶過去在宅邸工作的日子。
這本書一開始我覺得步調很慢,但隨著史帝文斯的旅程以及他回憶過去的總管生活,逐漸對當時的時代背景(二戰前後)、達林頓爵爺、史帝文斯有比較完整的想像。
史帝文斯除了回憶過去管理宅邸、招待客人的生活,史帝文斯也很常探討什麼是偉大的總管。史蒂文斯堅守個人信念,扮演稱職、有尊嚴的總管,所以在父親彌留之際,錯過了向父親道別的機會。我覺得史蒂文斯內心或許有些後悔,但他認為他堅守崗位,不受私人壓力影響,或許能稱得上是一位有尊嚴的總管了。
同時,一個總管不能過問、評斷主人的行為,在達林頓爵爺進行私下外交時,他仍然恪守總管準則,不發表任何意見,在爵爺要求辭退猶太裔的女僕時,他完成這項命令。而爵爺私下外交的行為,也帶出當時英國貴族保守的想法,希望與納粹達成協議為國家帶來和平,但戰後卻被認為是勾結納粹,儘管如此,史帝文斯仍然相信爵爺,認為他是一個道德高尚、氣度恢弘的紳士。從史帝文斯的思緒,可以發現他非常遵守主/僕的那道線,這是成為偉大的總管的路。對我來說,更像是愚忠。
史帝文斯給我的感覺是一個很傳統、注重禮節的英國人,在書中,可以看出他口是心非的行為、拘泥、遵守禮教的個性,像是他與肯頓女士之間若有似無的情愫,每晚在肯頓的休息室帶有「公務性質」的可可時光,史帝文斯堅持這是討論公事,這段更是展現史帝文斯一本正經的個性。我也很喜歡有一段的故事是肯頓女士特地向史帝文斯說她正在猶豫是否要接受追求者的求婚,史帝文斯說肯頓怒沖沖、瞪視著他、質問他難道不感到好奇嗎?史帝文斯卻只說他為肯頓感到高興,看到這邊,真的是想一棒打醒史帝文斯,真的是一頭呆鵝。我也很喜歡在史帝文斯終於見到肯頓後,肯頓分享她離開達林頓後心情,如果留下來她們或許會有不一樣的故事,但在錯過與遺憾中,更能凸顯往事的美好,但也不是一味地緬懷過往,也要感激自己當下所擁有的一切。
書的結尾,史帝文斯坐在碼頭,欣賞傍晚的風景,在與路人閒談後,再度回憶往事,最後,他決定要多多練習俏皮話,給新的主人一個驚喜。果然是一個偉大的總管,不管到哪裡,總是願意努力精進自己的實力(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