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有多久沒有真切感受到幸福的快樂?是否仍相信金錢買的到所有的快樂?
在現代人愈來愈快的步調中,快樂的概念似乎愈來愈挶限在他人給予的狀態;我們熱衷分享生活動態在臉書及IG,習慣將自己的情緒起伏、日常生活張貼出來並期望能得到認同、留言及讚數,於是在忙碌工作之餘,我們仍忙著被3C產品、新聞媒體、社群軟體悄悄的綁架。
有時候,我們看著好友們的分享,那些光鮮亮麗幸福滿溢的照片及生活,我們按讚卻忍不住羨慕嫉妒恨;更常時候,收到其實沒這麼好笑的梗圖跟笑話,也要傳個大笑貼圖以示捧場,不知何時開始,連笑的字數都延申出規範:哈一聲是敷衍,哈哈二聲是乾笑,哈哈哈三聲是其實沒這麼好笑但還是得意思裝一下,哈哈哈哈四聲表示牽動了嘴角,哈哈哈哈哈之後的級別才表示真的好笑。於是我們在網路上拘算著字數,精算著各種數字,這樣的快樂,是真實的嗎?
「一直不能擁有而忽然擁有了,才會快樂。如果一直擁有,會覺察到這樣的快樂嗎?」
當我們習慣了社群媒體及流量數字帶給我們簡便及效益,卻忘了快樂其實可以更單純些。一直很喜歡小王子其中的一句話:「真正重要的事,是肉眼看不見的。」同樣的,快樂也存在於那些平凡生活中、細微的,需要用心體察的細節中。不假求於外的快樂,是發自內心覺得美好,得到滿足,讓你不禁會心一笑的瞬間。
坐在公園長椅,看孩童們無憂慮的追逐奔跑,或是玩躲貓貓,這些在大人看起來毫無意思的遊戲,孩子們可以玩上一整個下午,直到大人呼喊才依依不捨的彼此道別,他們甚至彼此都不認識彼此,也沒有誰給誰按讚,但無疑這時光,對他們來說是快樂的。於是這快樂也感染到我,回去的路上,走走停停,看著捷運中的裝飾藝術或畫作,看著忙著消毒的清潔人員、筆直的行道樹、摩托車上打著旽的小貓、走起路來脖子一伸一縮的鴿子,以及,雨後泥土芬芳的氣味,屋簷上空著的燕子巢。
不需要忙著拍照儲存上傳,不需要把網路上的人生塞的滿滿才算是精采;給自己多一點留白,快樂才進的來。
「請記得想念是放在心裡的,而不是在眼前。」
這本書也將我牽引到兒時童年,在那個用電還很節省的年代,夏天吃完的大西瓜,一定要抹著全臉才叫做暢快淋漓,還有某一年爸爸自己做了不亞於現在市售的泡泡水,讓我們放肆的坐在客廳的大餐桌上吹泡泡,對小小年紀的我來說,那些一閃而逝的泡泡閃著紅紫光芒,好像小小的燈泡。也想起了從小就很會自得其樂的我,曾經在家中沒人的時候,偷偷開啟電子琴跟麥克風,在家中舉行了一場場只有機器人與布偶才參與到的個人演唱會,「原來還有這樣的時光啊」看完這本書,我不禁回想起。
這些美好的時光,雖然是殘缺的片段,但也成就了現在的我。生命總是由很多回憶舖就而成,那些路過的風景,短暫出現的過客,錯過又遇見,來來去去的最後,時間總會篩選留下真正重要的人與事。
最後,很喜歡這本書的自序中的一段話:
欲望似乎愈來愈少了,對身邊已經擁有的人與事愈來愈珍惜,所有的快樂都在不重要的、微小的瞬間,突然亮起來。只是微小的快樂,便足以支撐這龐大荒涼的人生。我此刻撐舟在時間的河上,用那樣一束又一束幽幽的光,往更深黝的水域行去,無所畏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