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3-16

有溫度的手術刀:一個頂尖外科醫師的黑色幽默 BY 壹團 宇恩恩恩恩

說來跟這位醫生的相遇也實在是很奇妙,起初是因為高三時,因不明原因突然聽力退化,做了N次聽力檢測,還請國外的聽力師來幫我做檢測,甚至還回到長庚給我的開刀主治醫生看,但好死不死那個開刀醫師只說吃藥就好地打發走我跟我爸爸,就這樣持續半年,一直未好轉過,課業更是一落千丈。到最後抱著死馬當活馬醫的心態轉到亞東醫院的陳光超醫師看,也就是這本書的作者給他看,當他聽到我不明退化後,第一件事情是先叫聽力室的三位聽力師進來一起聽診,最後發現可能會有兩大原因導致我不明退化的因素,而這兩大因素是剛好在國外近期才發表的文獻,他問我爸有沒有家族病史,我爸說有糖尿病,因為糖尿病的確會影響聽力的部分,再來脖子的肌肉僵硬也會影響植入體的疼痛,所以醫生告誡我要多做脖子伸展操、少喝飲料,就這樣讓我結束診治,說下個月還會植入體不明疼痛再回診,結果下個月後我再也沒回診過了。
現在回想起,卻也讓我深刻地體驗到文獻的重要性,而剛好陳光超醫師在故事中有提到他開刀一位為了止鼾的病患,但開刀完一直無法進食,連吞口水都覺得疼痛,因此他都要幫病患擦口內膏,病患都會覺得很神奇竟然不痛了就跑去吃飯,之後陳光超醫生就拜託其他醫生幫忙擦口內藥膏,但病患卻一直哇哇叫很痛,無法進食,陳光超醫生仔細檢查了一下,才發現是一個小部分沒擦到,因此心想如果我只擦1%會不會有用,擦完後病患就說好了不痛了!就開心地跑去吃飯,陳光超醫生一開始只是覺得是心理作用,但後來反過來想如果擦了99%還會不會痛,結果發現真的是擦那1%真的就比較不會痛了,因此這件事情還成為了陳光超醫生去國外發表文獻,而陳光超都稱那個點為甜蜜點。
會提到文獻這件事情,也許是因為我在上研究法課程時,一直覺得文獻真的很難做,要做好多分析,又要做好多理論的論述,可是卻又對這樣的事情感到興奮不已,一直認為如果我做出這樣的文獻論述,也許是件很棒的事情吧!但還是做白日夢最美阿,做起來都不知道要放棄幾回了…。
但讓我印象深刻的應該是封面的一句話,「一個聽病人話的頂尖外科醫師」,這也讓我思考到未來的我,在從事社工時,會不會也成為聽個案的話的社工?因為我想起之前在醫院做志工時,醫務社工跟我說其實在做社區服務時會有很大影響因素就是政治因素,因為里長會來鬧,所以醫務社工會為了避免里長鬧,就會讓里長轉介來的獨居老人都收到名單,進行送餐服務。那未來的我要從事精神社工的話,要怎麼面對精神患者的不合理要求時,還能堅持自我的立場嗎?還是會不會真的跟陳光超醫師一樣成為聽個案的家屬話的社工?我想未來才會知道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