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心得節錄,全文詳見最後連結)4/23 是世界閱讀日,我在這兩天遇見了我認為是 2022 年度必讀的兩部作品——一本是漫畫《地。-關於地球的運動-》,另一本是知名募資平台 Kickstarter 的共同創辦人 Yancey Strickler 所寫的《我們的未來:獻給一個豐饒世界的宣言》。我在這個週末同時讀到這兩部作品,可以說是一個美妙的巧遇,那是因為它們不謀而合地相互呼應一個主題:「改變」。
《地。-關於地球的運動-》每個篇章的連貫性與角色的生動刻畫,都讓這部作品在我心中留存了不少感動。與大多數漫畫不同,整部作品並非由某一個角色主演,而是每個世代的各個角色都鮮活呈現,構起了有如史詩場景一般追求真理的虛構歷史。作品中有許多關於哲學、倫理、價值觀的坦白與辯論,故事裡有人相信上帝創造的世界應是美麗、有秩序的而開始研究,有人則是受前人感動後欲追求知性而研究,有人則是因為發現有利可圖而研究。讀者可以看到每個角色研究地動說的動機各不相同,背後的信念也有差異,卻能發現地動說的傳承中有一種共時性的感動,讓改變得以發生。
Strickler 在第九章〈完美倒立的方法〉最後寫到,如果新思維能夠創造價值、爭取別人的支持,改變就有機會發生,但是無法保證一定會有結果。確實,說不定在某個平行宇宙中,天動說仍是統治人們思想的主流學說,而地動說沒有機會展露鋒芒。Strickler 想強調的重點是,改變一旦發生,就有機會瘋狂加速。某些人開始改變就代表更多人可能跟著改變,只要時間夠長,某一刻就會發生顛覆般的變化。三十年前的科幻作家預測,2020 年科技發展完備、自動化導致工作與社會結構轉變、社會面臨更加棘手的挑戰,同時樂觀看待新世代會接受能夠因應新世界的教育並成長,開始改善當代面對的問題。
兩位作者都在各自的作品中傳達出「對未來的樂觀」,我也開始對最近工作中遇到的事情開始反思。前兩週我服務的單位為在各縣市準備開辦精神障礙者協作模式服務據點的工作人員進行培訓,我們都對一件事情發出感嘆:在台灣還太少人知道會所模式是什麼。各縣市的據點開始要為各地方的精障族群推動全新的服務時,肯定會遭遇許多窒礙難行的挑戰。若從精障社群未來發展的觀點來看,我是喜聞樂見的,這代表社會中有一群人為精障社群開始改變,在這之後我們更有機會能改善精障者面臨的困境。
全文:https://awesome-teacher-587.notion.site/0424-9cd40e3ff1174cdd8436a2aef9b8b0a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