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套共有四本,貫穿的核心是人在利益、文物保存以及個人節操間的取捨。
故事從主角許願(一位古董店老闆)被迫為中央評鑑古董開始,踏進古董界風暴,與古董贗品鬥智鬥勇;在前兩集多著墨古董鑑定,而第三集把故事拉到中國當時民國時期動盪,文物保存的問題(變賣求生存、盜挖乾隆陵墓等),一集集的讀進局中局。
本書借用很多歷史及真實文物,並安排許多要鑑識古董的橋段,比如在一堆古董中挑選最高價、用古董真偽傳遞摩斯密碼等,讀起來很有趣。例如要鑑別南宋陸游《示兒》真跡,從詩中「死去原知萬事空, 但悲不見九州同。」的「原」字判斷為贗。(因明朝之前通用詞是「元來」,正確為元)。同時,也讓我對民國初建立當時的情況感到好奇,想想,如果是我,是要一張稀世畫作還是一口飯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