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6-03

匱乏經濟學:為什麼老是在趕deadline?為什麼老是覺得時間和金錢不夠用? BY 壹團 YoRon

匱乏經濟學,行為經濟學的著作之一,從心理學和認知科學探討經濟決策背後的原因。

所謂的「匱乏」,指的是「擁有的比你感覺所需的還要少」。而「經濟」,因資源有限、慾望無窮,本身上是一門討論「權衡取捨」(trade-off)的社會科學,與匱乏之間有著微妙的關係。

匱乏,會俘虜我們的心智,讓我們變得「專注」,但聚焦的點卻是「我們認為我們缺乏的」想像上。

匱乏,是一種思維模式,當認知頻寬被佔據,它使我們洞察力減低,降低我們的控制力,流動智力跟著下降。

更不幸的是,匱乏會造成匱乏,當心智被擄獲,認知頻寬被佔據,我們能使用的心智資源就更加受到限制了。

與匱乏相反的是「餘裕」,它給我們更多錯誤的空間,就如梭羅所言:人富裕的程度與它能放下的東西數量成正比。

如何「管理匱乏」?首先要「節用認知頻寬」。就算過程中會遇到阻礙,像是工作中的繁冗行政細節,或是生活中麻煩的瑣事等,我們仍有機會用一些自動化的方式去改善它們。而匱乏往往是從充裕開始,若能管理好充裕,就能預先避免一些匱乏感的產生。然而,製造更多餘裕,也是在充裕的時候,必須思考並採取的行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