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社會人格不單是我們在新聞裡看到的「暴力型精神病態」。根據研究,美國二十五個人裡就有一個反社會人格者,他們沒有良心,就算理智上理解好壞之間的分別,但在情感上還是無法了解。絲毫感受不到愛,也感受不到跟其他人之間的正面情感連結。因此他們的人生就簡化成一場試圖控制他人,無止盡的遊戲。
雖然人格障礙需要專業評斷,但渣男、政客都有一些反社會人格的特徵,如這種人很會花言巧語,也很會做表面功夫,如果又聰明且具領袖魅力,其實看起來會比一般人更迷人更有趣,也因此很多人會被他們吸引。
但是反社會人格者以情感淡薄著稱,他們沒有同理心、罪惡感或悔意。對別人的感情是演出來的,只因為對方對他來說有價值、可利用。就像學習語言一樣,他們可以把「日常的情感表達」練得很順暢。但一般有良心的人無法想像沒有良心的人在撒謊時能有多冷血、多無動於衷,所以常常沈浸在對方的謊言中,甚至在懷疑對方時檢討自己是否反應過度。
反社會人格者個性不盡相同,但他們都有一個共同點:為了滿足個人的野心,他們能夠做任何事情,卻不會產生一丁點罪惡感。
研究指出,天性和教養對反社會心理偏差都有影響。而他們的大腦皮質在處理情感刺激時和正常人不一樣,一般人對情緒性字眼(像是愛、恨、痛苦、快樂)比非關情緒字眼(像是桌子、椅子、十五歲)的反應更快、更強烈,但反社會人格的人對兩者反應相差無幾。
反社會人格的核心性格特徵最多有50%來自遺傳,但如童年受虐、依附疾患,目前還沒有辦法證明什麼社會因素會影響反社會人格形成。而他們可能從小就會有一些偏差行為(如偷竊且毫無罪惡感)。
如果你遇到疑似反社會人格的人,作者提供了十三條規則保護自己跟他人:
ㄧ、最高首則:必須承認有些人就是沒有良心。
二、在自己的直覺和權威角色(社經地位高或正面形象的人)之間,選擇聽從直覺。
三、把「事不過三」這條原則當作指導方針。檢視對方的承諾,若達到三個就代表你碰到騙子,請趕快停損離開。
四、質疑權威。十個人裡至少有六個人會盲目服從官方權威,請相信你的直覺與焦慮。
五、提防拍馬屁。諂媚跟操縱脫不了干係,從個人至群體,甚至戰爭都是因為這類原因而發生。(如告訴國民你參與一場聖戰,激發愛國心)
六、如果有必要,請重新定義你對尊敬的看法,不要混淆害怕跟尊敬。
七、不要跟他們糾纏不清。糾纏不清會降低你的水準,還會把你的心思從一件更重要的事情上移開,不要浪費時間心力,這件事情就是保護你自己。
八、保護自己的最好辦法就是避開反社會人格者,拒絕跟他們接觸或者溝通,不要讓他們進入你的生活。趕走他們並不會傷害他們。即使他們假裝自己受到傷害,但反社會人格者根本沒有這類情感。
九、質疑自己的婦人之仁。如果你發現自己經常同情一直傷害你或者傷害他人的人,而且這個人又很會裝可憐,那麼這個人會反社會人格者的機率接近百分之百。(反社會人格者很會裝可憐引發有良心的人的同情)
十、不要嘗試彌補已經無法彌補的事情,不要被沒有良心的人控制,請認賠殺出,過好自己的日子。
十一、請不要出於同情或其他理由,而同意幫反社會人格者隱瞞真面目。不要相信他們的眼淚或者「這是你欠我的」這類的威脅。
十二、保護你的靈魂,相信這世界還有人道的存在,大多數人都有良心、都能去愛人。
十三、好好活著就是最好的報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