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7-01

好好說慢慢懂,不吼不罵力量大!陪伴高敏感孩子的親子情緒教養課 BY 貳團 謝小草

搭建成長安全基地~

今年初看到隋棠臉書,提到Max有高度敏感的性格,並PO出Tony哥一改過去的習慣,耐心安撫、陪伴Max的影片。
在看完影片後的我,早已淚流滿面。

覺察到自己的眼淚中,蘊含著不孤單的感受,及羨慕Max有個願意理解、陪伴他的父母。

想起我家大兒子米粒,對於情緒的反應也是很強烈,當父母的我們,總是會用父母的權威去壓抑他、用超理智與他對話、抑或失去耐心而二敗俱傷,但始終未曾了解到孩子「受傷的內心小宇宙」…

你身邊如果也有一個高敏感的孩子,藉由明橋大二《好好說 慢慢懂,不吼不罵力量大!》,作者由另一種思維來了解高敏感兒,你可能更能接納高敏感兒的行為與情緒。

高敏感孩子(Highly Sensitive Child)一詞,最早是由美國心理學家依蓮.艾倫(Elaine N.Aron)所提出。根據她所做的研究發現,大約有15%至20%的孩子天生高度敏感,平均每5個孩子就有1個是高敏感。

高敏感孩子具有那些特徵呢?
1. Depth-深入思考
2. Overstimulation-容易過度受到刺激
3. Empathy & Emotional-高同理心、情緒反應強烈
4. Subtlety-能敏銳察覺細微刺激

簡而言之高敏感的孩子,具備敏銳的覺察力,且容易接收到一點刺激,大腦就執行全面思考,因而感到疲累不勘。

米粒是一個很有自律且有規則性的孩子,常常一回到家就會告訴我,他今天規劃的行程跟時間。
米粒:麻麻,我今天的還有很多事,可能要晚一點才能睡覺。
麻麻:你今天要做什麼呢?
米粒:我今天有手作還沒做完,七點要開始做,今天就不能去散步了…

米粒:麻麻,今天你猜我會在幾點寫完功課?
麻麻:你今天還需要完成什麼功課呢?
米粒:我還有國語生字造詞,這課有20個生字,我想在7點40分可以寫完。

但這樣的規劃如遇到拖延或困難,米粒就會開始情緒糾結,寫字時不斷看時鐘,或是心理小劇場不斷上演,麻麻我寫不完怎麼辦?


高敏感是先天特質,每個孩子敏感的項目跟程度也有所差異,具備這特質並非是爸媽把孩子寵壞了,需要好好管教。如果使用一般的管教處罰,對他們來說沒什麼用的,相反地,可能讓孩子變得更崩潰、失控。

那父母究竟該怎麼教養高敏感孩子呢?
作者建議下列方式:
1. 不以強烈方式斥責孩子
2. 尋找、稱讚孩子的優點
3. 想想孩子是否在勉強自己

遇到高敏感孩子的父母,必須有別於一般父母的覺悟,從生活中觀察並傾聽孩子的聲音及需求,由不同角度挖掘孩子的優點,且容許有非黑即白的灰色寬裕地帶,讓孩子建立起安全感,溫柔地引導孩子成為更好的自己~

最後重點,高敏感並不是新標籤,而是理解每一個孩子的訣竅~
我漸漸理解到米粒的敏感帶,能換位思考孩子焦慮的點,願我能逐漸摸索到與高敏感兒的相處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