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買這本書,主要是期許自己不要那麼容易被自己認同的價值觀牽著鼻子走,能夠檢視這些論點的問題在哪裡。就如同書中所說的,對與自己價值觀不同的論點進行批判時是容易的,卻很難看見自己認同的論點有多薄弱,因為我們會給予包容。
但有時候,所認為的事實隨著時光的推進,接受驗證或而成為模糊或錯誤的。如同過去的地心說、日心說,近期的演化論。因此對於自己所認同的許多論點,仍是要仔細地檢視。
不過就如同「冰山一角」,我們無法得知這個看不見的冰山有多少,所以仍然需要仰賴已知的假設。
(看的這裡也可以發現,這是個永無止境的循環。其實就是保有對於任何論點都有檢驗的心。)
總體來說,這本書比起告訴讀者如何進行批判思考,比較像是在說明社會科學的研究方法,確實也是在呼應副標題。當然前幾章是有針對批判性思考的說明的,但後半段就進入了一個我覺得很模稜兩可的段落。
作者說了很常被批評社會科學是一些常識的探討,但在描述許多論點時又在說明一些通常一般教育會學習到的事情,會讓人感覺他有些站不住腳。並且後半段大量地敘述了許多論點,卻又會在結尾說明應該要通盤考慮不同論點,會讓人有點不明白敘述的意義。
結論就是,若不是想學習社會科學,可能可以看到前五章為止。作者對於論點的舉例還是挺有趣的,像是我們是否可以證明電燈開關其實不是電路的作用,而是有個愛爾蘭矮精靈在我們按下開關時,使用了魔力讓燈亮了。
另外,看到一半回頭去看了一下它的評價,被批評了翻譯的問題。才突然意識到,平常太習慣看論文時的機器翻譯,所以沒有意識到這件事。重新檢視之後,確實這本書有種很生硬的翻譯感,可能也是我覺得這本書不好讀的原因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