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11-01

環保一年不會死!不用衛生紙的紐約客減碳生活日記 BY 貳團 Hea

這本書是作者身體力行進行「零污染計畫」一年的心路歷程,起因是作者在2006年時觀察到地球暖化的情況越來越嚴重,一月的紐約,戶外卻有著21度的氣溫,讓作者想改變原先的生活模式,希望能夠降低對於環境造成的傷害。以零碳生活為目標,進而做到零垃圾、零髒空氣等等的零環境汙染。

環保議題我們並不陌生,但能「真正」地實行又能做到多少?作者的實際行動有:不製造垃圾、不購買新東西、不用電、不吃肉、只吃在地食物、不開車、不搭飛機。在10多年前的紐約,作者就能自己攜帶環保餐具去購買食物、不搭電梯只走樓梯,甚至取消了節慶與家人團聚的聚會,而且連衛生紙都不用。這在處處講求方便快速的現代社會來說,實在很不可思議,看作者克服種種困難,一心一意實踐自己的理念,敬佩之心油然而生。

臉書上有個「不塑之客」的社團,裡面有許多人也是這樣過著環保生活,有網友分享他家裡使用紗布巾取代衛生紙;有網友帶著大大小小保鮮盒還有鍋子上菜市場買菜;有網友拿著便當盒在夜市吃透透,而未用一個塑膠袋以及竹籤。或許這些舉動對大部分人來說會覺得好麻煩或是好不方便,但是對不塑之客們來說都是再日常不過的生活方式,其實也只是回到沒有這麼多塑膠袋還有拋棄式包裝的年代而已。

我想起好多年前開始實行的限塑政策(一查資料是2002年7月開始的政策,原來已有20年了!),當免費提供的塑膠袋要花1元或2元購買時,的確會讓人打消索取塑膠袋的念頭,大家開始會自備購物袋,不然就是瀟灑地直接徒手拿著。記得後來到日本旅遊還會被塑膠袋大贈送的情況嚇到,在便利商店不管是買一瓶飲料還是一小包餅乾都會幫你用塑膠袋裝起來,在土產店買了五樣歐米呀給,這時你會得到六個袋子:一個大袋子裝了所有物品後,店員會再塞五個小袋子進去,貼心讓你回去後有袋子可以分裝贈禮。但這些塑膠袋最後都進了焚化爐,真的是不必要的垃圾。語言不通的情況下,一開始只能趕快拿出自己的袋子,一邊嚷著NO NO NO,同時搖手表示不要袋子,後來則是進步到拿出自己的袋子,然後指著店員手中的塑膠袋說いらない。

科技進步讓人們過上更好的生活,結果竟讓地球不堪負荷。有時候仔細想想僅只是為了幾分鐘的便利,卻製造出許多不必要的垃圾,實在覺得好有罪惡感。書中有這麼一句話:「汙染因人而起,也能因人而止。」因此很推薦大家看這本書,當然我們不一定要像作者這樣極端地生活,不過在閱讀時可以從中省思,有哪些友善地球的行為,是我們能夠嘗試執行的?作者對於「一個人可以改變什麼?」的質疑是這樣回應的:「如果不試著改變,結果什麼也改變不了。」我想一定有著在生活品質與地球永續發展兩者之間平衡的生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