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別喜歡其中的三篇:賴香吟的〈文惠女士〉、洪伊君的〈塚牧之地〉及黃茵的〈療程〉。
尤其特別喜歡賴香吟寫〈文惠女士〉的文學筆觸,文惠女士就像在我們日常生活遇見的阿嬤,雖然作者像個客觀者述說她的生命歷程,但該放大處、該細節處,卻一字不落下,我彷彿與文惠阿嬤一起經歷過幫傭、結婚、生子、退休、年老的時光。感受到即使平凡人,也有著不平凡的偉大處。
洪伊君〈塚牧之地〉以竹市第一公墓的遷移史為書寫主題,主角放羊伯在廣闊墓塚間生長起來的草海中,放了一輩子的羊,但草海卻隨著公墓的遷移而消逝,放羊伯的種羊老羊哥,牠的輝煌與死亡,象徵著第一公墓的存在與滅亡。作者的筆觸溫潤,可預見的消逝使人傷感,但隨之新生的也令人感到希望。
黃茵〈療程〉中故事女主角的警察弟弟被誤殺,但殺人兇手卻因為精神科趙醫生的精神鑑定,被判處無罪,女主角有意無意成為趙醫生門診的病患,並刻意引得趙醫生的兒子對她有好感,,結局以「蕙娟,明天記得回診」落下無定論的荒誕感。這個故事讓人連想到近年頻發的殺警案,引人深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