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12-28

我不想當媽媽:18位頂客族女性的煩惱、幸福與人際關係 BY 貳團 Julia Chen

我想決定當媽媽的人很勇敢,但決定不當媽媽的人更勇敢。
畢竟她們要承受來自家庭、社會甚至根本沒關係的人加諸在她們身上的的壓力,好像生孩子就是每個女性來這個世界的目的。

最近看了幾本談到生育與育兒有關的書籍,才了解自己生活的台灣跟美國及父權體制的韓國比是一個對女性、懷孕的女性及當媽媽的女性更友善的地方,頓時覺得自己很幸福。

生育率比台灣還低的韓國,2021年的生育率只有0.81,看了作者的分享之後不難理解為什麼韓國的女性不想生小孩。

生育率降低第一個衝擊的可能是國家發展,但國家卻沒有提供女性一個友善的環境,理所當然的覺得女性就是要生小孩,但是看到作者提到的,很多職業婦女因為懷孕不敢請育嬰假只好離職,離職之後想再重回職場更是難上加難,不只是懷孕的女性,甚至連未婚單身女性也會被貼上以後一定會結婚生小孩的標籤,而無法在職場上取得平等的機會。在長久以來的父權體制底下,女性這個角色真的很辛苦。

男性可以輕易的說出:我想生兩個孩子。因為主要養育者大部分是媽媽,離職在家帶小孩的也是媽媽,大部分的男性情願加班也不想回家,當然能輕鬆的說出我想生兩個孩子這種話。甚至有些男性認為,我願意幫忙已經很不錯了,真想問他難道小孩是媽媽一個人的嗎?這個家是媽媽一個人的嗎?

因為自己現在也是懷孕的身分,對這類話題特別敏感,看了我不想當媽媽之後覺得台灣已經算是蠻友善孕婦的國家了,雖然偶爾還是會看到人家分享因為懷孕而被公司刁難的鬼故事,只能慶幸自己沒遇到,也或許是因為公司組織的關係,至少政府提供的敝公司都沒有少,也不用擔心懷孕後請育嬰假就要被離職(應該啦但考績一定會不好XD)。

真心希望所有男性都能好好對待願意為你生孩子的女性,畢竟懷孕生小孩真的不是一件容易的事,甚至是賭上性命跟一輩子的事。畢竟從少女變成小姐變成太太變成媽媽的女性在身分轉換的過程中,如何調適自己心情及不同角色帶來的壓力只有自己才知道。

不管是想生孩子的女性,或是決定不想生孩子的女性,都應該得到尊重,身為女性的我們,能夠決定自己的價值。願大家都能生活在平等的世界,只有透過互相了解才能創造友善、尊重和包容的社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