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藉由寫給下一代人生指引,重新回顧自己的人生,並探討人生、家人、工作、金錢等議題,引領讀者思考,其中有幾個段落讓人有些共鳴
散步不但有益健康,更重要的是,會讓大腦放慢速度,我認為散步是一種”漫無目的”的活動,此時放眼望去,可以看到大自然呈現它最好的一面,非常撫慰人心,不加批判、包容錯誤,是美好的同伴,散步時,我任由心靈漫遊,思考今天該怎麼過,也回顧過去幾天。然後我試圖在這樣的氛圍中拋開日常瑣事,審視未來幾周的優先順序。我發現我們很容易讓別人的需求決定自己的日常安排。--P121~122
散步除了對健康有幫助,更可以讓忙碌的大腦與精神,在這一刻放鬆下來,把日常事物都忘掉,只是單純欣賞眼前的事物,或是在心中思考一些可能突然冒出的想法,也可以什麼都不想,只是享受者緩慢的步調靜靜讓時間流逝。
記得以前當學生時很喜歡抬頭仰望天空發呆,也很喜歡在高處由上往下看景色的感覺,開始工作後反而漸漸忘了讓自己處於慢節奏生活,每天進公司就是想快些把工作事項解決掉,或是處理突然的緊急工作,抬頭看天空也是看會不會下雨,似乎都快遺忘了那單純欣賞景色的心情
為何村莊和小單位會勝過大型組織? 因為小單位的規模較符合人性,容許你當個人,而不僅僅是齒輪,大公司有時只是安排工作的機器,公司不在是一群同伴組成的大家庭,而是變成”組織”的複雜網路,只是安排工作的機器,我不再是我,只是”暫時佔有職位的人”,這個缺乏人味的名詞正是重視職務甚於個人的官僚體系典型的用語---P126~128
小單位與大公司,好比小單位是一個小型部門,大公司則是一間企業,在小部門每天見面的也許就只有那些人,因此你知道誰喜歡吃什麼、處事風格、或是偶爾拋開職務的私下性格,企業因為人數眾多分了好多部門,不可能每天只見常見的人,常常會需要見到其他部門或是上層的管理階級,因為一件小事聯絡,每個人就會齒輪一樣需要緊密咬合,只要其中一個齒輪出問題就會環環相扣發生錯誤,人們記得的可能比起”名字”更重視”職位名”。
讓我想起剛開始工作時關於小公司與大公司的迷思,有人說為了職涯發展大公司更好,分工細知道整個公司是如何運作的也可以專精技能,小公司則是多面向發展,可以接觸不同部門以及理解公司整體運作,兩方各有各的支持者,對我來說沒有哪個特別好,只是看自己選擇小公司的小而美,還是喜歡在企業中扮演一個稱職得”齒輪”
這本書讀起來很輕快,每封信都只用短短的篇幅描述,把作者畢生的經歷與智慧濃縮其中,推薦給想要放鬆的人或是對作者的人生經歷有興趣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