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別平權從來就不是一場只屬於女性的抗爭。」
聽到女性主義時,你腦中浮現的是什麼形象?單身、性格孤僻、難相處的大齡女子?愛計較,找麻煩、女權至上的宣揚者?在許多倡議發表自身言論的場合,甚至會聽到這樣的說詞:「我先聲明,我不是女性主義者。⋯⋯」女性主義已經儼然成為一個負面名詞,在我閱讀《我們都應該是女性主義者》一書之前,我亦有同樣的觀念想法。
《我們都應該是女性主義者》是以奇瑪曼達・恩格茲・阿迪契,一名曾入選2015年《時代雜誌》百大人物的非裔女作家,於2012年在TEDxEuston年會的演說內容為基礎整理而成,書中提到阿迪契在父權社會的許多生活經驗,並公開表達自己身為女性主義者的立場,且大方邀請大家一起成為女性主義者。
▪️▫️▪️
分享我閱讀這本書的心得前,我有個經驗可以先分享給大家。某次會議上老闆談及我工作上長期接洽的廠商即將來訪,而他將派其他同仁負責陪同,即便那位同仁不曾與廠商有過任何接觸,並當著其他同仁的面前對著我說:「本來是應該派你的,但因為你有家累。」這段看似老闆體貼的舉動,我只覺得倍受冒犯,代表老闆認為家庭是女人該負責的事,並間接否定了我工作上的付出。
-「這些都是小事,而有些時候,小事卻最為傷人。」-
人皆生而不平等,出生的那一刻,基因從沒問過你的意願就幫你決定了性別,緊接著伴隨而來的是社會制度對於男性女性的能力、行為、義務的各種劃分,於是我們在成長過程中,多少都曾因為性別為我們帶來的主觀印象造成大小不一的困擾,比如男生就應該有車有房才能娶老婆,女生就應該找個好人家嫁了後在家相夫教子,無論男女都背負著這個社會給予的各種期待,雖然我們的世界隨著科技發展越加先進,卻如同作者所說「我們對性別的看法卻沒有太多的進展」。
-「性別規定我們應當怎樣,而非認可我們就是怎樣,這也正是問題所在。」-
然而當你也對這些不平等感到無法認同,我們大可宣稱自己是個性別平等主義者,為何作者要說「我們都應該是女性主義者」?因為作者認為發生在現今的許多不平等事件,確實還是因為我們的主流父權社會所引起。這樣的不平等可能壓縮了女性發聲的空間,有陰柔特質男性的發聲空間,甚至也加重了大多數男性的壓力。
《我們都應該是女性主義者》是一本我想推薦給每一個人閱讀的書,透過這本書,我重新認識了「女性主義」的真諦,雖然性別議題一直向來敏感,但越是逃避不提,越代表問題的重要性,期盼透過這些議題不斷地擺在大眾的眼前,激起人們的討論交流,共創一個對兩性都更理想的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