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12-17

也許你該找人聊聊:一個諮商心理師與她的心理師,以及我們的生活 BY 壹團 Chang Yu-Jung

本書佳評如潮,但芭樂書名和充滿衛生紙水餃的封面實在讓我興致缺缺;直到有次向好友借書,好友借一送一(本書)再加句「我覺得這滿適合你的」霸氣推薦,只好勉強收下,超厚一本超沒耐心的我還盤算一個月後原封不動完璧歸趙。
 
之後某天夜裡順手翻閱,竟不可收拾、熬夜到凌晨兩點只為多看幾章! 首先登場的是約翰,一位老覺得身邊充斥白癡的成功社會人士(除了即將離婚與失眠問題);接下來出場的是前景光明的女青年夏綠蒂,主訴老愛渣男並有冒險成癮傾向;接著茱莉,善良體貼熱愛生命,事業、感情、生活一切完美,只是已癌末…;還有麗塔,初診宣言是70歲時生活再沒有改善就要自殺的藝術家(初診時芳齡69),正被過往困住而看不到未來。
 
最後,是上述成員的心理師,也是本書作者,經歷職涯、大齡、單親、分手、父母老去的各種迷惘,與所有成員的故事一起,穿插交織成本書。
 
過去「幸福的樣貌只有一種,不幸的樣貌卻有千千萬萬種」這句箴言深在我心,始終努力讓自己更趨向幸福的標準模板;然而這本書卻讓我體會到,不幸的樣貌也只有一種(好吧可能不只一種,但也不至於千千萬萬種),讀者可以在每一位角色身上都看到一部份的自己,特別是被困住的感同身受。
 
想像自己在牢裡,抓著、奮力搖動鐵欄杆,向窗外的自由吶喊。
接著請轉頭四周望一望,會發現這個大牢沒有門,只要願意、隨時可以離開。
 
「沒有什麼比脫離痛苦更令人渴望,也沒有什麼事比拋下拐杖更讓人惶恐」,作者及她的心理師譬喻的情境,貫穿所有不幸的故事。改變,往往和失去息息相關,人不可能既要改變又不失去。失去帶來痛苦,心理防衛機制則變成我們的拐杖,在最艱困的時候幫助我們蹣跚前進;然而當雙腿痊癒之後,如果死命抱緊拐杖,反而讓我們無法走得更遠、更健康。
 
這不是一本心理或科學專業書籍,亦非雞湯。作者維持心理師超然視角、客觀中立地述事;敘事之外,補充說明個人情感、強調諮商師也是人類的部分也很棒,是一本對人類很有愛的書。特別喜歡作者對於心理諮商的描述「每一個人都必須聽進別人對著你說:我相信你。我看得見你可能還沒看見的可能性。我認為不一樣的事會以某種形式出現…我們來修訂你的故事」,如果沒能遇到這樣的心理師,那不妨入手本書,亦是一趟值得的心靈啟發之旅。
 
「讓心靈沉入黑夜的,也留下繁星。唯一的出路,是走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