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ack Hartnell著
相對於文藝復興的光彩眩目,中世紀給人的印象一直是黑暗、瘟疫、骯髒,停頓的一千年,一直很好奇,一千年這麼漫長的時間,除了基督教會的全面統治,當時的人們到底過的是怎麼樣的生活。
陸陸續續看了《中世紀女子》、《漫遊中古英格蘭》等書,中世紀平民生活都描繪得栩栩如生,那絕對不算是舒服的人生,畢竟沒有下水道、止痛藥及各種便利家電,就連糧食能否豐收都依賴老天臉色,可以想見生活勢必充斥臭、痛、餓,再加上封建階層註定了人生,連看書的我都覺得人生了無希望,難怪要將死後天堂當成最後的救贖希望,當然也讓自己能感謝自己生在現代,對於生命的感受可能完全不同於中世紀的人民。
-簡介
這本《中世紀的身體》用醫學、民俗、政治的角度分析當時人們對身體的想法與做法,分別就皮膚、骨頭、血液、頭、手、腳、心臟等部位介紹其在中世紀社會的地位與認知。
有些想法在現在看來令人啼笑皆非,例如利用新鮮牛糞改善淚管問題;混合醋與蜂蜜塗在頭上,想要預防禿頭;行房後把胡椒子塞入陰道,當作避孕措施。頭痛的治療方法可能是在脖子刺出洞來,讓身體放出幾品脱的血液;利用公豬瞻汁與可能致命的毒芹調製成麻醉藥物;認為以熱得火紅的金属棒在體表燙出幾個傷痕,可以緩解一系列疾病。從現代的進步觀點來看,這些「療法」比無效還糟糕,根本是折磨。
-心臟
但中世紀對身體也並非與現代想法完全不同,例如中世紀已將心臟做為所有事物的中心,所有情緒中,心最能有力主導的就是愛情。心臟代表浪漫與迷戀,許多詩歌、圖畫或藝品以此為主題塑造出對於愛的新視野。
中世紀的心臟是具有深刻理解力的器官,是一種連結人與人或人與神的特殊方式
例如認為心臟很大程度上是身體最主要且最強大的部位,相當於身體理論上的核心,也是行動和理解的代理發起人。
-結論
這本書有豐富的彩圖(價格也很富),有些真的顛覆想法,輔助了解文字介紹,個人覺得是了解中世紀很不錯的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