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12-07

策略思考:一種稀有又精湛的心智工作原則 BY 壹團 Martin 邱煒智(小鹿

批判性思維是我們最常聽到的一種思考方式,要我們對事物有自己的看法,不要總是有從眾心態隨波逐流,但是,這是一件難以學習的思維模式,因為他沒有固定的公式,就如同閱讀成功的人、企業的書籍,也難以複製他們的成功。

然而策略思考這本書不只給了我們思考的方向,更給了我們具體練習的工具與方法,成為了一本超越普通工具書的思維教科書。整本書的核心概念是VUCA,也就是Volatility、Uncertainty、Complexity、Ambiguity , 我在這邊統稱模糊點,因為人們傾向往簡單、直接的思考,所以當感知到一件事是模糊的,容易簡化或忽略這件事,但我們還是可以從作者思維去拓展我們的視野,也就是去探查人、事、時、地、物、如何,在由此延伸人的社會背景、時代意義、類似案例等等,如此,我們將能看得更清楚,也就能在危機(危險與機會)中抓住機會。

何謂策略,策略是擬定我們將要行走的方向,然而因為人們的偏好,在戰場上遇到危機有極大的可能會從創新市場上退縮,退回原有產品進行更新與重新包裝,也跟離開舒適圈有異曲通工之妙。因此,書中更提到,策略就是由人的個人能力、認知技巧的運用、辨認與安排資源、在外來取得成功這四點所組成,在外來取得成功這四點所組成,分別來講,人需要有足夠自信去忍受模糊點的存在,抑或是有足夠的觀察力、想像力去認知模糊點,並且,無論擁有多少資源,都要能盡自己的全力對每一樣資源做最合適的安排,甚至是幾個備案,最後達成目標必須是策略中的一部分,唯有知道自己要去哪裡,才不會迷失方向。

許多新科技的發明皆由此而來,我們可以把時區分為三段(近期H1、中期H2、遠期、H3),看向過去百年間,人類使用的產品不斷改變、優化、更新,H1的主流產品在H3可能沒人在使用了,然而H1的模糊點將會在H3成熟取代H1的主流產品,因此在H1時不斷更新已有產品邊際利益是非常小的,此時應該是要仔細找出市場中的模糊點,並研究,在H2時更新、優化,最後在H3成型。

在精微技巧中,對我影響最根的是高品質的提問,作者把提問分級,品質最差的提問是最開放式的問題,如”我們公司有理念嗎?”0分,在來是”我們公司的理念是甚麼”1分,”我們公司的強項與弱項有甚麼?”1分,我們的強項可以如何字市場上幫助我們?”3分,因此我認為在高品質的提問中,必須要有2個名詞,也就是在5w1中要6選2,接下來我也會試著在生活中這樣做練習。

所以策略思考由此出發,當我們發現一個模糊點時,眼光要放得遠一點,讓自己有天馬行空的想像,且避免使自己的想像僵化在現有的產品上,看到未來的可能性再回推如何達成目標,由此來蒐集資料、檢視資料,寫下事件是如何串聯,並連通現在的模糊點與光明的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