副標是戒嚴台灣小說家群像,算是作者為這些小說家寫的小傳記。
有些是我看過其作品的小說家,知道有這個人但不了解他們,比如說鍾理和,一直知道他拖著病體寫作,看了書才知道他也是為了要將弟弟的份一起活下去,於是之後看鍾理和,有了另一種感動。
有的是從書中才認識這位作家,如陳千武,就有種認識新朋友的感覺。
其實書中的作家我都有種重新認識的感覺。
他們在戒嚴時代,用對文學的熱情寫下自己的作品,但在寫作之外,或多或少都遭遇到時代的壓迫, 很多人就淹沒在這樣的洪流中,而他們堅持著自己的姿態,讓台灣文學這片土地有不同的美麗花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