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本書主要內容是講人為何為信邪教?透過「我願意」這部劇的內容,由精神科醫師鄧惠文及編劇吳洛纓對談寫成。
若是沒有看過「我願意」這部劇,並不影響閱讀體驗。
書裡描述劇情中,邪教的每位信徒,在生活裡遇到的困頓、疑惑、憤怒,在無人接住他們情緒的狀態下,遇到了教主,像是自戀的偶像歌手丶面對兒子無能為力的媽媽、被霸凌的女孩,教主一一地撫慰他們的心靈,令他們深陷其中。
*自戀的偶像歌手
在劇中的人氣歌手費慕淇,為了迎合大眾,唱著自己並不想唱的作品,他無法接受當自己想唱自己喜歡的歌時,大眾並不買單的情形,在這樣的狀況,在我們生活情境中,似曾相似,我們想做自己,但也希望得到他人的認同。
*面對兒子無能為力的媽媽
劇中的凱莉師姐,是一位老師,她始終認定, 一個所謂的好兒子、好媽媽、好老師,該是怎麼樣的狀態,而在教育兒子的過程中,這些期待和她想像的框架並不相同,面對這樣的無力,她無法解決,像這樣的心理狀態,也是我們似曾相似的。
*被霸凌的女孩
劇中的蓮心,因為身上的胎記,而遭同學訕笑,在面對心儀的男生時,又遭到了拒絶,無法於同儕中被認同,在我們的生活中也是常見的。
那麼書裡有無提出應對之道?
其實和許多心理諮商的書相同的結論,我們需要正視自己內心的各種不安,明白這些情緒後,找到方式療癒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