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大迫傑是日本馬拉松職業跑者, 兩度打破日本馬拉松紀錄(2018、2020, btw. 目前紀錄保持人為鈴木健吾, 在2021跑出2小時4分56秒成績), 本書日文版是在2019年8月出版, 應該是第一次創下紀錄後出版社邀約出書, 中文版也邀請到曹純玉和張嘉哲寫推薦語, 但我讀到一半就放棄, 內容不是很有條理, 讀起來有點痛苦.
好比後面有一章「給孩子的建議」開頭講自己希望未來能成為一名指導者, 目前還沒開始, 沒辦法給建議, 但想傳達自己在競技人生中學到的事情, 然後就開始講希望孩子能多嘗試不同運動, 飲食、睡眠、思考能力…整個就是活動致詞時說自己不太會講話, 簡單說幾句就好的來賓, 然後就開始長篇大論的情況.
接下來一章「給大人的建議」更誇張, 小時候他媽媽每餐都準備鹿尾菜, 但現在自己覺得鹿尾菜是植物性鐵質, 考量吸收效率應該可以吃些豬肝, 然後就建議家長多下功夫, 考量小孩子的營養均衡做結尾, 看完這段我有點黑人問號, 所以整段就只是叫家長要注意小孩飲食營養均衡一句話? 下一段講父母對孩子的期待可能會帶來壓力, 所舉例子卻是父母一直告訴孩子「加油!加油!」會讓小孩無法享受運動, 希望父母等到小孩子自己來找父母商量的時候再給意見, 從他所舉自己跟父母相處的情境猜測小時或許是迴避型依附, 並不喜歡分享自己的比賽心情, 父母或許也有察覺, 因此雖然每週花單程一小時時間帶他去練習, 細心準備餐飲, 卻不會對他的比賽發表意見, 但以此經驗來建議其他父母連加油或關心都不給, 我覺得不太妥當.
跳著看到最後的 Q&A, 被問到跑步哪裡開心, 回答是「去跑跑看就知道了」, 如果跑完不喜歡「那你大概永遠不會懂」; 被問到有沒有非常不想練習的時候? 回答只有兩句「我不會思考自己想不想做,而是思考需不需要去做」, 差點以為我在看 Roland 語錄…感覺大迫傑是個很自我的人(非貶義), 對他來說或許就是這樣一路成長過來, 才會寫出這樣的話語, 但對於初入門的跑者來說, 這本書並無法帶來太多有用的建議, 反而會產生許多疑惑或不正確觀念, 比較推薦村上大叔《關於跑步, 我說的其實是》, 還有《Jay 的跑步筆記》, 才能發覺跑步有趣之處.